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也有了改善。幼儿园区域环境是幼儿园在教师设置好的区域内展开活动的场地,对幼儿的学习、和周边人群关系的建立都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中,我们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包括园区内幼儿较多,活动空间狭窄,导致很多区域活动不能展开,还有活动器材数量少、品种不够丰富等。本文就从当下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再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实践与思考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由此可见,环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活动室在区域空间的布局和材料投放的价值中应该重视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幼儿主动地去交往、游戏,不仅有助于幼儿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来规划活动室的区域,如何创设区域环境呢?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
1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随着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环境在教育中的价值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规划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了解,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路。其中不乏很多著名的理论流派和教育家为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提供理论支持并用于实践。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观提倡给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提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真实环境。区域创设中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营造美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以吸引幼儿参与其中;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认为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提倡给幼儿创设“会说话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幼儿可以自主探索和想象,以多样化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识,形成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环境观强调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生态学意义,从客观物理环境的准备、活动空间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投放、心理社会环境的营造等都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为中心;精神分析学派的环境观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倡给幼儿提供安全、和谐、不受压抑的环境,以免幼儿形成焦虑;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派环境观提出幼儿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提供自主的、操作的、探索的情境,促进幼儿认知的成熟。
2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2.1选择适宜幼儿使用的活动材料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当中,活动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幼儿园应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动手特点选择适宜幼儿使用的活动材料,同时也应注意材料的安全性,所以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通过良好的途径选购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合理的改造幼儿活动区域,使创设的区域活动环境能够与活动材料相互符合。拼图作为当前幼儿园使用较多的一种益智类活动材料,就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在选择时,应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选择拼图数量和图案。
由于一些活动材料无法直接使用,所以需要教师添设一些辅助材料,例如支架、图片等,例如在积木活动区域当中,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前为幼儿展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后利用积木摆放相应的作品,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游戏活动环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袜子,组织幼儿进行穿袜子小游戏,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不同颜色和不同图案的袜子,让幼儿能够在选择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分类能力以及辨识能力。
2.2提高幼儿的参与度,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师幼共建
区域环境创设中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意向为主体,增强幼儿与环境创设的联系。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对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培养,强调应该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选择和创造自己喜欢的环境。因此,教师应提高区域环境中幼儿的参与度。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该首先考虑幼儿的想法,以幼儿为主体出发。例如,在设计各区域的规则时和幼儿一起商议进行,或者请幼儿自己制定规则,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和调整。张贴的照片的选择、作品摆放的位置和布局等可以由幼儿自己决定,以增加幼儿对区域环境的认同感。此外,教师应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请幼儿帮忙,共同完成环境创设。比如,可以请幼儿做小帮手,负责一些简单的贴纸、摆放材料等简单容易的工作,使幼儿产生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当幼儿在区域内接触到自己的“杰作”时,会更容易接受和喜爱该区域。
2.3促进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区域环境创设应该促进环境与幼儿的互动。老师要利用好幼儿园内的走廊、墙壁等展示载体,将幼儿的美术、手工作品陈列起来。例如,当幼儿园内展开“树”的主题活动时,老师可以在走廊的两侧张贴杨树、柏树、苹果树、无花果树等各种树木的图片,将幼儿关于树的画作贴到墙壁上,把幼儿带到幼儿园来的各种盆栽植物摆放到园区一角,然后带着幼儿在种植园中栽种各式各样的树苗。总的来说,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活动室的所有角落。按照四季变换和主题设定,幼儿会自发地和教师创设的环境保持协调,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教师一起装饰活动室。
结语
幼儿园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如何更好的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所以在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过程中,也需要将以上三点作为中心,围绕如何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选择适宜的方式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邓娇.幼儿园环境创设[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85.
[2]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4]潘宇彤.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18-26.
[5]曹姣.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沙市Y幼儿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20-30.
[6]常凡.河南省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