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在幼儿园学习阶段是其了解和控制情绪的主要阶段,并且幼儿的心里素质主要表现为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所以教师在此时对幼儿进行良好心里培养与引导其情绪控制能力教学极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控制幼儿情绪以及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及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一、幼儿情绪的特点
因为幼儿在这一年龄段没有情绪控制能力,并且其情绪波动十分大。而且幼儿情绪与成年又极为不同所以极难稳定其情绪,那么相关幼儿教师就要了解幼儿情绪特点并深入分析才能做到及时稳定幼儿情绪。下面就是大部分幼儿情绪特点。
1.1易冲动
据相关数据表示,随着人体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幼儿在四岁左右才会开始学会抑制情绪。所以在四岁之前,幼儿无法控制情绪,时常会出现不稳定情绪,并且幼儿情绪变动较快,一般无法控制。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小班的幼儿会因为一些很不起眼的事情就开始哭闹,并且哭闹时间较长还无法稳定,或者有一些幼儿还会出现原本前一秒还在开心玩耍,后一秒突然就会大发雷霆。
1.2易外露
因为幼儿无法控制自我情绪,所以也无法隐藏情绪,这就使幼儿通常内心反映与情绪表达相同。并且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幼儿也会将内心感受通过外部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内心愉悦时会开怀大笑,生气时就会哭泣或拳打脚踢。
1.3易受感染
幼儿因为无法控制情绪导致情绪起伏不定,并且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比如,在幼儿园班级内经常会发生,一个小朋友哭泣导致其他幼儿受其影响也会莫名的哭泣,逐渐一个班学生都环境影响导致班级内混乱,并且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还有就是幼儿会受到家长影响,比如,幼儿在摔倒后原本准备站起来,可是家长此时急忙跑过来进行询问,导致幼儿受家长紧张情绪影响马上大哭起来。这些情绪特点,是幼儿精神系统在完善过程一定会出现的情况,随着幼儿逐渐成长与精神系统完善这些情况就会逐渐消失,并且掌握一定情绪控制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来培养与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其实影响幼儿情绪控制能力的主体是家庭,也经常可以听到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在情绪控制方面更容易受到家庭以及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控制自我情绪,不要给幼儿造成负面压力与影响,不要一提到幼儿的问题就显得极度紧张,这样不仅对幼儿情绪方面会起到影响,在将来幼儿进行情绪控制时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幼儿在尝试进行情绪控制过程中受到父母情绪影响会导致幼儿情绪更加难以控制,长期处在负有压力的家庭环境下幼儿也难以对情绪进行自控。
所以,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时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比如,为幼儿创造大胆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不论幼儿的想法是否合理,都要耐心倾听,肯定情绪,并给予能继续将问题探讨的回应,幼儿在接纳和尊重中,在与父母平等关系的探讨中学会协商,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比如,幼儿出现不愿结交同伴的行为时,父母就要对其进行关注和引导,鼓励幼儿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如果是缺乏交往方法,父母在理解与认可幼儿的想法后,采取策略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的去与同伴交流。
其实,父母还可以选择与幼儿进行对话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父母可以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些交谈,比如,幼儿进行了一天学习后可以问幼儿今天在幼儿园遇到了哪些开心得事情呢?或是今天遇到了困难吗?需要我的帮助吗?这样的问题有助于让幼儿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如果幼儿在回想起某些事情而情绪失控时,先要与幼儿共情,引导幼儿说出遇到的困难,可以和幼儿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要肯定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情绪,说出自己的困难。在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时幼儿出现一些表达不当的情绪帮助其理解情绪本意,使儿童树立正确情绪表达意识。
三、在学习与教育方式下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能力
3.1创设适宜幼儿情绪发展的环境
幼儿教师与幼儿园可以组织和创建一些可以提升幼儿情绪管理方面的活动或教学环境。一定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以及师资能力,在园内的走廊以及班级内放置一些相关板报以及图画,从而为将来对幼儿进行情绪控制教学做准备。比如,在教室中建立一个幼儿“心情墙”,将幼儿的名字以及头像粘贴到墙上,并且教师要在班级内放置相应表情图案,每天幼儿到达班级后可以根据自己当天心情,将教师准备好的图案贴到属于自己的墙上,从而可以让幼儿充分表达自我情绪。当发现幼儿情绪低迷时可以通过奖励来对幼儿进行引导,将每天表现以及情绪高涨的幼儿进行礼物奖励,并向其他幼儿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在礼物的促使下幼儿会慢慢通过观察获得奖励幼儿的表现进行学习并控制自我情绪。另外,教师一定要注意幼儿之间的状态,一定要教导每一名幼儿相互友爱,从而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幼儿发现到教师的关爱以及同伴的友爱,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可以更好的将情绪控制住,并且幼儿教师在这种环境下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如何管理好情绪。
3.2开展情绪类活动与课程
与此同时,幼儿园也可以积极组织幼儿与教师开展有关于情绪的活动,从而可以使幼儿在相关活动中可以了解如何控制情绪。比如说,幼儿园可以进行“情绪认知”活动,幼儿教师在活动前可以准备一些情绪画作之后在活动中向幼儿展示,比如“生气表情”,教师将一个小孩生气的图画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了解到人在生气时是什么表情,之后再让幼儿通过图画来模仿生气这个动作,并且教师再准备一些生气时录音在活动过程中播放给幼儿,使幼儿通过语言和表情实际了解到生气这个情绪的实际意义。同时,幼儿园也要结合实际教育过程结合情绪开展一些有助于幼儿情绪管理的课程,从而让幼儿在学习与实际了解过程中掌握情绪。比如,要引导幼儿如何正确的表达自我内心情绪还有如何理解同伴与教师的情绪,以及如何控制自我情绪避免情绪失控等方面来对幼儿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直接了当的理解如何控制情绪以及如何应对他人情绪。
3.3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
在以上教育过程中幼儿通过活动与教育充分了解到情绪之后,就需要幼儿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原来所学到过的学知识合理利用起来,并且日常教育工作中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通常,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会出现发脾气等情况,或者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达到其想要的效果就会哭闹。此时,幼儿教师就要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对幼儿进行教育,首先教师要通过幼儿的想法以及语气来对幼儿进行劝说,其次,就是要教育幼儿教师可以这样说“老师在以前上课时是不是说过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将其情绪平复下来,最后教师要找到解决办法并教育幼儿在以后如果在此发生这样的事情要怎样解决,要让幼儿避免互相争抢并且学会自己控制情绪[1]。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是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并且是一项长期的培养过程,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不停的去钻研与探索,并且寻找出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除了要运用情绪主体绘本来对幼儿进行情绪疏导与控制之外,还要结合实际生活以及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来让幼儿自己学习如何将情绪控制住,同时还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在家庭方面也要给幼儿一个良好环境,从而做到可以让幼儿学会自行控制情绪,这样才能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曼.浅谈幼儿情绪管理[J].考试周刊,2014(90):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