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 黄梅琳
[导读] 从21世纪初期开始,学前教育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摘要:从21世纪初期开始,学前教育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中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任务之一便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步阶段,学前教育为素质教育战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作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个性发展
        引言
        在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值得高兴的是在发展中不断趋于完善,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制正在逐步确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以军事、经济为主的标准已经不存在了,知识成为现在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跟国际社会接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是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发展的,经过不断的整改和调节逐渐走上了繁荣发展的正轨。
        1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有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到更多的事情,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还能够促进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他人性格、表情、关系、行为等的认知,通过学前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首先,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小朋友和教师,在和同学、教师相互沟通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够读懂简单的情绪。其次,通过学前教育幼儿还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其次是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挖掘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才能够彰显个性魅力。而良好的学前教育就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个性特点,并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魅力。学前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还能够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2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
        2.1加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之一是加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低龄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学前教育一定要注重对教师的选择和培养,对他们进行规范、专业的培养。首先,要把学前教育的地位提高,把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提高到和从事九年义务教育教师一样的高度,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学前教育的教师能够与从事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师一样,有相应的福利和待遇,就能够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到学前教育队伍中。其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建设一批高学历的专业教师队伍。再次,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的关键。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要注意招聘有从业资格的教师,并且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福利,改变他们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看法,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
        2.2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之二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幼儿园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个性发展。首先,幼儿园以及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幼儿的面前做一些不合适的举止,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其次,幼儿园应该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当前,大部分幼儿园都过于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等,教师需要教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因为幼儿的年龄小,就一味地顺从幼儿、夸赞幼儿,应该在幼儿犯错误或者是不开心的时候,引导幼儿,让幼儿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幼儿园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定期的开展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促使家长和教师多进行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进步、不足等方面的内容,幼儿教师也要及时的掌握幼儿在家中的具体表现,确定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家庭教育和园内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2.3工程创新的有效培养
        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之三是工程创新的有效培养。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还需要通过工程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帮助幼儿实现工程意识的树立,使幼儿在工程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工程的搭建来培养幼儿的工程意识,并使幼儿在工程概念建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例如,笔者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组织其进行乐高搭建,并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搭建主题实施引导,进而帮助幼儿在积木搭建的过程中建立工程意识。同时,经过几次乐高搭建区域活动后,笔者发现幼儿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认真聆听,并有效了解了主题搭建内容中的工程搭建模式。幼儿结合笔者的讲述进行积木搭建,还有的幼儿能够在笔者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加入自己喜欢的场景。接着,笔者发现幼儿形成了较好的工程搭建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在区域活动中借助主题,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自主进行积木搭建,最终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工程意识。
        2.4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
        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之四是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任何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都需要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有效传递来帮助幼儿实现科学认知、建立科学素养 。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时,需要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趣味科学教育讲解、科学活动组织等形式,帮助幼儿积极投入科学活动,并借助科学活动的参与和体验逐步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以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加强个性教育,引导幼儿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卜仲丽.学前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J].学周刊,2018(36):172-173.
        [2]陈敏.关于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J].好家长,2018(101):75.
        [3]王璇.基于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