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所接触的管理制度中,和谐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作为需要严格、细致管理的教育单位,和谐理念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幼儿园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地展开,其在制度上的创新也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从多个角度出发,使和谐理念运用在组织层面、实施层面上,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幼儿园整体的和谐发展。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情况,简要阐述和谐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字:和谐理念 幼儿园管理 运用分析
引言:近年来,国家在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进入校园,此时受教育的水平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如今幼儿园在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幼儿园甚至没有鲜明的办学理念,管理者对于此项工作也没有较好的思路和计划。“和谐”这个概念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最显著的就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和谐理念贯彻于幼儿园管理中,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和谐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只有幼儿园管理得当,才能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铺垫,才能给到幼儿最好的人生基石。但是现在我国部分幼儿园在管理中普遍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制定管理计划时缺乏指导思想。在制定管理计划时,应当有明确的目标与指导思想,现如今的幼儿园多数都是管理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一个好的指导思想带来的作用,所以往往显得计划有明显的拼凑的痕迹,整体思想不合理,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思想;其二,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过于刻板,没有灵活的尺度,导致班级、校园的氛围都很低沉。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过于死板和固化的制度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只有人文情怀的体现,才能够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完成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让其体会到温暖,使得管理制度达到真正的目的。这就是一小部分园所存在的问题。园所只有提出和谐理念后,才能够真正有效改善幼儿园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幼儿园管理才有重要的意义。
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由此可见和谐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和谐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幼儿园与教师之间,幼儿园与幼儿之间,还是教师与幼儿之间,都应该处处体现和谐理念,在任何一个管理环节上出现错误,都会导致幼儿园整体管理工作出现纰漏,因此,和谐理念因本着以人为本的观点,从管理制度出发,加强完善和谐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有效解决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园整体的办学质量,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二、和谐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1.在管理制度中完善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的完善对幼儿园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先从观念的转变开始,才能够慢慢落实到实践当中,因此,必须要转变和创新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思路。现在行政管理是普遍的幼儿园管理模式,这样模式下过分强调教师的工作水准和能力,管理教师显得太严格,缺乏灵活的管理措施,这样一来,无法使得在根本上达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和谐理念的有效渗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对于教师有足够的人文关怀,定期对教师发展和个性需求给予关注,将行政管理和科学管理依据和谐理念充分结合在一起,使得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长此以往,教师体会到了和谐理念带来的温暖,幼儿通过教师也感受到了这种温馨。在管理制度中完善和谐理念,有这个整体的意识,才会使得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2.在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谐理念
人是集体的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得队伍建设、管理更加的有效率,对于幼儿园管理人员来说也不例外,在工作中大家各司其职,只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使整体的效用最大化,由此可见,幼儿教育专业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在进行幼儿园管理工作时,更需要体现队伍中专业化的素养,假如只是单纯地机械化操作,依据规定进行管理,恐怕会导致幼儿园管理队伍中出现各因素之间的摩擦,最终影响校园的和谐。规范化的管理虽然会提高管理的效率,避免一些漏洞,但同时也会缺乏必要的情感上的沟通。这样的管理制度没有体现我们所说的“人情味”,尽管它有着不可忽视优势,但幼儿园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花园,管理队伍就是管理辛勤的园丁,幼儿园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谐理念是顺应现如今普遍校园发展的趋势,只有将充满人情味的管理与理性管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校园。总之,幼儿园在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谐理念,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与支持。
3.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和谐理念
制度管理是约束行为、强调极度规范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整合了幼儿园中的表象因素和潜在因素,提升了管理的效率。现在每个幼儿园都有着一样的管理制度,但是普遍缺乏人文色彩,大家却有着相似的地方。规范教师坐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班级表现评分制度等都是幼儿园最常见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确实也保障了幼儿园各方面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园在管理方面的有效性。但是制度的存在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尊重对于被管理者来说是必要的,但现实是通常冰冷的制度忽略了人情上的温暖,将人与制度隔离开来,想要用制度完全规范人的行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幼儿教师丧失教学的积极性,难免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和谐的理念,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尤其是要紧随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促进制度中的人文情怀。
4.在工作中激发教师积极性
幼儿园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想要更好的服务于幼儿,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对教师不施加于过多的规定和要求,也是和谐理念的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对幼儿学习、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应的积极性调动,必须要通过相应的举措,实现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管理制度的规划中,就要充分考虑到是否真正实现制定的目标,是否过于压制教师,还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以保障制度的合理性,由此激发教师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教师的工作水平得以提升。不仅如此,在规划管理制度的程序中,还要注意教师自身的价值,对教师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在和谐理念的角度上,形成制度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发展。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要根据幼儿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幼儿年纪的游戏活动等。教师也要亲自参与其中,这样对于提高教师积极性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结束语:总而言之,要想真正在幼儿园管理中结合和谐理念,需要幼儿园和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原有好的管理层面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要明白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幼儿今后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如此看重学前教育的今天,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更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严格执行制度,贯穿和谐理念于教师和幼儿,最终形成好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于永灵.试论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49+151.
[2]车勇.幼儿园现代化管理的创新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1):24-26.
[3]吕杨.浅析幼儿园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06):154.
[4]沈娜.基于和谐思想的幼儿园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