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训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质量的高低。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的分层分类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对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中开展的“分层分类”培训模式的概念、实践操作、培训成效以及经验体会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分层分类、培训模式、探索
培训模式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培训工作方式规律性的认识,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培训范式,它是培训内容的支架和载体。培训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质量高低。在开展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更新培训观念是造就高素质园长队伍的关键,把新的观念转化为新的培训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园长队伍的一大重点。为加强我县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园长专业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县幼儿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培训效果,我县培训机构在幼儿园园长培训方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中开展的“分层分类”培训模式特色尤为突出。这种根据不同类型幼儿园与园长的不同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的培训方式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我县广大幼儿园园长欢迎。
一、分层分类培训模式的含义
分层分类培训模式就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追求的各类园长的需求,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园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采用分层培训的模式无论对于园长培训实践还是园长教育与培训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践意义在于,分层的培训模式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园长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园长施以相对应的培训,因而能更有效地促进园长们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分层培训模式的探索,能够理顺当前各种不同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间的关系,使园长教育与培训问题的研究思路更清晰,进而可能构建起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体化的园长培训体系。
二、分层分类培训模式的实践操作
(一)对象分层,立足调研
任何一个培训工程都必须建立在当地实际和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在培训之前,我们组织了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调研小组,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了全方位调研,并对全县所有的幼儿园都进行了实地走访,深切感受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追求的各类园长的办园和自身提高需求。基于全方位的调研,针对我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实际和园长们的不同需求,我们对全县各级各类园长提高培训分四个层面(类别)展开:(1)民办幼儿园园长提高班。参训对象为已取得园长岗位培训证书、无星级等次幼儿园的园长,共有87位园长参与了培训活动,整个培训时间历时3年。(2)园长研修班。参训对象为已取得园长岗位培训证书、星级等次幼儿园的园长,共有35名园长参与了培训,整个培训历时2年。(3)骨干园长研修班。为了培养一批引领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家型园长,在我县幼儿园中选拔园长参与了骨干校(园)长研修班的培训,整个培训历时1年。(4)市级骨干园长研修班。我们积极选拔省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参与市级高级研修班与骨干园长培训班。
(二)课程分层,满足需求
在园长提高培训中,我们针对不同层级学员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前瞻性。如在民办幼儿园园长提高班的课程设置中,通过座谈、问题等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专题形式,设置了幼儿园专业化发展、现在信息技术、读书活动等专题。针对园长研修班学员的特点,该班学员来自乡镇中心幼儿园、民办星级幼儿园的园长,需求较民办幼儿园的园长有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课题研究、园长论坛等专题。
同时,课程的设置突破了以往的内容。在幼儿园管理的课程设置中,引进了企业管理内容。我们安排学员到宁波如意公司去实地参观,并听取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素有“儒商”美誉的储吉旺先生作《企业管理与现代教育》的专题讲座,并现场参观公司各车间,让园长们了解一些原先不曾涉及的企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管理思路。通过借鉴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来提升园长的管理能力。
(三)模式分层,切实有效
基于不同层级园长们的不同需求,我们采取了不同培训模式,以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在科研推动模式中,我们针对民办园园长提高培训班的园长科研能力较弱的特点,以教学笔记、教学反思和经验式论文撰写等专题的形式切实提高她们科研能力。而对园长研修班的学员我们则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提升园长们的专业发展素质。
在异园蹲点模式开展中,我们根据两个层级园长提高班学员的不同需求,开展了按需分层蹲点活动。园长研修班的园长来自中心幼儿园与星级民办园,她们想到县级中心园取经,深入了解县级中心园的办园理念、管理模式、教学风格、办园特色、校园文化等,期待着能将所获来指导自己的办园行为,进一步提升办园水平。根据她们的需求,我们将园长研修班的学员分3个小组分别到县实验幼儿园、县中心幼儿园、县跃龙中心幼儿园蹲点。
民办园园长提高培训班的园长们来自规模较小、无星级的幼儿园,该班的80多名园长想到同样类型但有较高声誉的民办幼儿园去学习取经,了解她们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等,以借鉴她们的有效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办园与管理水平。根据这批园长的需求,该班的蹲点活动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兴华幼儿园、金苹果艺术幼儿园等上规模等级且办园理念新、管理效益高的民办园蹲点。通过参观环境、听取汇报、观摩活动、查看资料、参与式研讨、特色讲座等解剖麻雀式的蹲点活动,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深得园长们的一致赞肯。
在以赛促训模式开展中,我们针对民办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园长们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举行园长读书报告会现场竞赛活动,以此增强她们读书的意识与能力。在园长研修班中,针对这个班园长的特点,开展园长现场论坛评比活动,以提升她们的管理能力。论坛采用了演讲+现场问答形式,并通过教育系统网络视频直播,形式新颖,反映良好,充分展示了园长们的风采。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参训园长的自我历练和专业成长,展示和巩固了培训的成果。
三、分层分类模式培训成效
在省市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县以分层分类方式开展的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各级各类园长的培训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我县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中分层分类培训模式的实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追求的各类园长的需求,也满足了当前我县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发展格局的需要。对多层次的园长提高班学员开展了类别多样的专题培训,受训面广,全县园长受益;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各级各类园长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分层分类园长提高培训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哪里需要补哪里”,另一方面,园长们在满足了自身培训需要的条件下,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培训,使得培训更有实效性。在双重机制的作用下,园长们渴望取经的心理极其迫切,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进修机会,从而使培训效果更加显著,园长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各级各类园长教育科研能力全方面加强
教育科研能力弱市当前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分层分类园长提高培训的开展过程中,对园长们开展教育科研的专项培训,积极提倡科研强园、科研兴园,把教育科研与培训紧密结合,以研兴培,以培促研,从而促进了幼儿园园长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4、培训者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园长提高培训分层分类模式的有效开展中,我们培训者自身不断在培训中进步着。训前,做好培训的充分准备;训中,针对学员的现场反应及时做好调整培训方式;训后,更是针对学员的反馈,不断反思,做好培训心得笔记。因此,培训者自身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经验体会
1、树立服务意识,落实服务行为是园长培训有效性的前提
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只有更新培训理念,树立全新的培训意识——服务意识:“教师就是服务者,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是广大园长、教师的服务者”、“培训就是服务,为了一切园长、教师服务,为了一切园长、教师的发展服务”的意识与理念,并在培训中形成有效地服务行为,落实服务行为,这是此次分层分类幼儿园园长培训有效性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培训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立足调研,满足需求是园长培训有效性的核心
在开展幼儿园园长培训时我们非常注重一系列的调研工作,训前调查主要了解学员及相关领导、教师对办班的需求及建议;训中调查主要了解过程管理情况,包括组班服务、教师授课、培训模式、学员反响等;训后调查主要了解学员对培训整体满意度、学员学用结合情况及学员相关建议等。这些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及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3、领导重视,科学管理是园长培训有效性的保障
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领导重视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幼儿园教师培训中,不管局领导还是学校领导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学校领导亲自抓机制建设,抓人员落实,并登台讲课。从08年开始,对全县所有公办园、民办园园长实施了免费培训,充分展示了领导对园长培训工作的重视、关心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申 卫,教师教育分层培训模式初探[J].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 娄亚文等,《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服务型培训范式研究——以宁海县为例》,国家级课题《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服务型培养范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之子课题
3. 童时猛,尤建娅等,《新时期幼儿教师培训内容、方法、策略的创新研究》,浙江省“十一五”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培训重点立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