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突出职教特色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周小军
[导读] 中等职业教育突出职教特色,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突出职教特色,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工作技能,促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岗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突出职教特色,不能再沿用普高模式,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促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体系。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究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突出职教特色,展现中职教育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学术教育为辅的教育教学特点。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教特色;教学策略
引言
        人文教育随着教育体系改革与创新,逐步在中职学校中得到重视,但受限于传统的教育习惯,以致于人文教育无法渗透到中职教育体系中。特别是语文这种需要知识积累和文化氛围的学科,更是要在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好人文关怀促进学生成才。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性,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立足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趋势,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以中职教育特色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1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职教特色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技能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中职语文作为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也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材缺乏自身特色,多数还是选取与普高一样的语文教材或是沿用普高教材的编写模式,缺乏职教特点。例如,中职语文的多数教材,都是以文体为主线,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作为单元的划分依据,这种编写模式固然是突出了知识与能力训练,无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更别提篇章的选取。因此,当前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口,突出语文知识的积累,却忽略了语文教材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影响。
(2)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中职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已经有所转变,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引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但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语文教学职教特色不足,导致语文教学没有充分结合专业,尚未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以致于学生将语文课作为副科,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足。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还体在课堂教学上,当前多数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还是沿用普高的教学模式,以自身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知识都是被动地传输给学生。加之,不少教师都觉得中职生文化底子差,学生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只要学好技能就行,语文课程的地位并不凸显,在教学中教师也缺乏探索性与创新性,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革新。


2中职语文教学中突出职教特色的有效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培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职学生刚刚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学科有基本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要突出知识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所以,课堂教学中不能在沿用普高模式,教师要结合专业,从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培育角度,以学生为主体,现实为依托,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革新授课方式,设计与专业内容契合的课堂活动主题,将语文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意识到中职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以服务学生就业和发展作为教学立足点,密切联系专业实际,在实践活动中要以专业作为突破口,将语文学习和学生专业联系起来,在完成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口语训练和线上对话练习,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以电子报表等作为实践任务,侧重于就业技能培养,并联系国内外优秀散文、名著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2)关注学生特点,创设课堂情境  
        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就是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则学习效果更加明显,课堂学习在情感的触动下,学生就会更加关注所教的内容,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鉴于此,教师要做好情感引导,教授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内容融合,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中,与主人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方面,教师应该设计启发式问题,用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雷雨》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先通读课文,围绕周朴园和梅侍萍这两位主人公,开展性格特点的论述,并针对两人之间的爱恨纠缠,抛出这样一个问题——30 年来,周朴园对梅侍萍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情感,后不后悔30 年前的所作所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就会更加频繁,教师也能根据小组学生的表现,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章。另一方面,教师应明确中职学生应具备哪些技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上课心情比较放松的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或是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昨天和今天—— — 关于时间的遐想》中,教师应该借助现代教学方法,革新传统课堂组织形式,以开班会和班级讨论形式授课,将讨论主题定为“如果”,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可以回到三年前,自己会做些什么。
 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职教特色,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结合,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此作为依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中职学生多数语文功底较差,缺乏人文知识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琼. 浅谈职教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 文存阅刊, 2018(18).
[2]崔丽丽. 关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30):82-82.
[3]倪云洁. 关于职教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0).
[4]张敬吉. 论职教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协调性[J]. 魅力中国, 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