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 赵永霞
[导读]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希望以此充分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切实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意义重大,既能丰富教学内容,赋予语文教学以生动性、形象性,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教学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就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一般都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则昏沉沉地听。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为注重“以生为本”“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这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切忌随意盲目,而是必须严格依据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学生需求,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如:在教学《日月水火》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轻松明快的音乐、儿歌,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紧接着巧借信息技术给学生演示动画,如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然后鼓励学生转动大脑,充分想象,大胆表述,可以通过同桌互说,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在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如有些学生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如有些学生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如有的学生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切忌完全放任不管,而是应及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巧妙解疑
        作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光给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自身的支持作用、帮助作用。

如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把原本抽象复杂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具体化,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用心感知、用心体会。如:以《草船借箭》内容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嫉妒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点人物已经有所了解,对诸葛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十分佩服,但是对于其他的人物却不一定很清楚。因此,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就必须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引导,让学生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抓住语言文字,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其实就是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在无形中化解重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既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形象资料,又能为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等创设宽松语言环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状态。并且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由于小学生深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如年龄普遍较小、生活经验较为缺乏等等,往往很难做到理解有些课文内容。而在此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就意义重大,像多种地理生态环境、风土人情景观等,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形象展示出来,创设出愉快形象的教学环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如:以《观潮》内容为例,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尤其是这句描写潮的样子、潮的响声尤为精彩,即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借助录音、录像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浪潮的壮丽之美。这其实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视听情境,我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求知欲、探索欲,又能使学生真正“活泼”起来,切实提升学生学的速度、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型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生动化、具体化,又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既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探索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力求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永川. 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学周刊, 2017(5):109-110.
        [2]梁美丽.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以《七律·长征》为例[J]. 当代教研论丛, 2016(8).
        [3]朱亚萍.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视界, 2015(8):198-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