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本的传统教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对学习缺乏兴趣,知识被动接受等等,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关键还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本教育”理念建构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初探。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由于长时间占据主流的应试教育思想,很多教师的思维和观念还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个性发展长期被压抑,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自身主动性不强等。因此,“生本教育”理念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一、“生本教育”理念建构下的高中语文课堂特点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儿童观、教学观、教师观、德育观、评价观等,和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不谋而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必将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高中语文课堂“生本教育” 有以下三大特点[1]:
(一)创新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的本身,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性充分挖掘出来,启发思维,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二)自主性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最为重要的,从“师本”到“生本”的变化,代表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定,而教师则要“退居二线”,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将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寻找并解决问题[2]。
(三)合作性
小组合作是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保证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探究,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
二、“生本教育”理念建构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鼓励学生进行民主探讨,减少“标准答案”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生本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减少教师的“禁锢”。
在长期的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知识构建和认知等,并不能达到当前教学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将自己放在“权威”的定位上,导致学生上课“敢听不敢问、敢想不敢说”,课堂气氛一度沉闷枯燥,久而久之,学生潜意识里形成了对教师的恐惧感,在面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自主思考,对教学的提升形成了阻碍。其实,“生本”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打好“配合战”,完成教学的目标[3]。举个例子,《孔雀东南飞》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结局?有的学生回答“因为焦母太跋扈”;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封建礼教的残害”;还有的学生表示不认同大家的看法,认为造成这个结局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焦仲卿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明知道妻子的危难境地,还将她遣送回家。不能在母亲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调节双方的关系,只会叹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进行思考和表达,不要用标准答案来“画地为牢”,影响学生的主动发挥[4]。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和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吸收借鉴他人的观念或表达,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推翻、补充等,将一些不成熟或不完整的意见进行重新整理,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具有很强的优势性,有利于学生独特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举个例子,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教师在教学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学习,学生在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很多亮点。对于刘姥姥的认识,学生的意见除了朴实、粗鄙等之外,还发现这个老人不仅会说话应酬,还很有见识,能够说出“遍地是钱,没人去拿”这样的话。可见,学生自身的潜力是很大的[5]。
(三)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现代教学中,网络和多媒体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尤其是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要进行适当的弱化,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语言“旁敲侧击”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视频播放进行辅助教学,却能够直观的将声和形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弥补了语言叙述上的不足。举个例子,阅读是高中语文中重要的一环,而在进行《红楼梦选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人物关系复杂,学生很难快速的进行有效阅读,教师完全可以截取87版《红楼梦》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地对传统教学发起挑战,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语文的全面认知,但当前的教育改革依旧“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新时代的教学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雪娇. 高中语文课堂与生本教育理念的整合实践研究[J]. 课外语文, 2017(5):147-147.
[2]龚玉华. 浅谈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祝福》为例[J]. 求学, 2019(4):2-2.
[3]黎榕开.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 好家长, 2018(63):149-149.
[4]张聪聪. 浅谈生本教育体系下学习困难生的转化[J].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2):94-95.
[5]谢明. 沐生本阳光,与生共成长——生本语文教学推进大阅读实践与思考[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9):1-1.
[6]宋德翼. 生本理念下语文阅读“活力新课堂”建设的探讨[J]. 中华少年, 2018(32):2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