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课堂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也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略也不断出现。基于“互联网+”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小学语文教学方略进行初步探索,获得新颖的教学方案。通过此探索达到更加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和老师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教和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
互联网有其信息多元化,信息及时化和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方式具体形象等等特点。在知识传播和运用的作用中,互联网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探索出新的方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呢?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对此,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如下讨论:
一、利用互联网,再现课文情景
传统的教学,是无法生动的再现情景的。只能通过老师对于课文的讲解和描述,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课文描述的内容。对于低年级或者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课本的信息传播到他们身上会大打折扣,因此,借用互联网技术再现课文情景十分必要。影像资料传达的信息是比文字多的,而且快速准确。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在互联网上下载《水浒传》电视剧武松景阳冈片段,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进行情景再现。电视剧有影像,声音等等元素的呈现,同时也能传递文字之外的东西,而且传达的情景高效准确,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习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能更加接近课文描述的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当年实时的珍贵历史录像资料。在讲完课文的时候,播放当年的历史实况录像。通过影像资料呈现的声音和图像,使观看的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激情澎湃的开国大典,让同学们真正走进课文内容。教师通过互联网的资料,让同学们感受到课文内容是鲜活的,是可以被感知的,也是可以被观看的。
二、利用互联网应用程序,进行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在小学的语文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一般的语音课堂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学习。但是,课后没有老师在的情况下,初学者很难有标准的参照物做对比和模仿。单单凭借着上课老师教的语音发音记忆进行回想练习模仿,效率会比较低。有些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师资力量可能不是那么的强大,并且农村的老师和学生又多多少少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可能老师示范的语音也不是十分的标准,而互联网设计好的发音是绝对标准的,所以利用互联网应用程序,进行语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古诗词正确的断句和朗读方法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优质朗诵者音源,进行学习和模仿。古诗词的一些词汇发音和现代汉语是不一样的,这些只能通过学习认识到。另外朗读古诗词的语音语调和断句也特别讲究,这些情况下只有通过反复聆听和模仿专业的,规范化的朗诵音频才能获得。
例如:语文老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在电脑上下载拼音APP,进行语音教学示范和纠正。并且敦促家长也要通过手机同时下载拼音APP。若学生有不会读的和发音不够准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拼音APP进行语音查找,并纠正。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教学重难点
有时候教师可能对于教学的重难点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会显得教学效果低了一些。同时,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会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还要掌握它的变化趋势。如何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了解重难点的变化趋势,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
通过互联网,了解历年学生考试题型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处理,绘制表格。
历年学生的考试数据可以作为现阶段的教学重难点的指导,对症下药。这样积累下来老师的教学质量就越来越高了。另外对教材进行数据分析,哪些是历年出题的重点,哪些是同学们理解的难点,利用互联网绘制表格分析考试命题趋势,这些工作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成绩。在信息和大数据的时代,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语文教学利用大数据处理也非常便利老师,提高工作效率。当老师修改语文作文的时候,可以把学生的作业扫描进电脑,进行电脑统计字数,分析结构,保存作文的电子档方便查看,逐步走向无纸批改作业的时代。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作文查重,避免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抄袭他人的文章而教师还无所知。数据的统筹分析非常方便老师的教学活动,是新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谁能掌握数据,谁就能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四、利用互联网,帮助后进的学生
一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上一次就无法回放,也就是稍纵即逝的课堂。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会导致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慢慢的他们就落下了。同时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课堂上可能无法及时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需要课后再次复习。一些意外生病的学生也无法跟进老师的步伐,他们也会慢慢的变成后进生。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一些同学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补救,实在是令人痛惜。但是有了互联网技术支持,这些局面都能逐渐得到改变。
对于后进生,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补习。补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制作录播课,直播课等等,可以通过多方面考虑。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家长进行互动,这种方式即高效又准确,同时信息也是进行双面流动的。
五、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学科知识联系
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同时是伴随着其他学科的知识的,有时候和地理知识相关,有时候和国乐有关,有时候又和生物学有关。语文和其他学科有之紧密的联系。因为语文和其他学科密不可分,所以要更好的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和课堂设计就非用到互联网不可。
例如:当老师在进行《日月潭》这一篇文章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说日月潭是台湾宝岛位于阿里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天然湖泊,学生会很难感受到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这是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打开百度地图进行地名搜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日月潭的位置。地理知识和语文知识有很大的联系,处理这样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互联网世界地图搜索的技术支持进行课文讲解和理解。
又例如:当老师在讲唐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播放《阳关三叠》这首流传至今的唐代古曲,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感受到一种凄凄离别之情。总所周知,唐诗宋词元曲和国乐有之及其紧密的联系,通过播放现存的古曲能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词的意境,同时也进行了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与学习。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时代,利用互联网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课文的情景再现利用互联网会更加生动,语文的语音教学利用互联网会更加标准有效。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数据分析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远程教育有益于后进生的发展,尽量做到一个学生也不落下。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交流有益于发展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作者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探索,希望能得到一些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同学们和老师获益,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元峰.“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7.
[2]于振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52.
[3]袁秀芳.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势探析[J].学周刊,2019(21):159.
[4]周亚丽.“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9(25):85-86.
[5]赵英萍.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6(3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