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通过课前准备,整合开发资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巩固延伸等环节,构建充实开放有活力的高效课堂,最后师生课后各自反思,丰富自我,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构建、学生主体、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①高效课堂的灵魂是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回归,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笔者试从《短歌行》教学中浅谈如何构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课前准备,整合开发资源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如何达到四十分钟的高效,充分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教师准备学案,包括教学目标、课前预习、知识积累、资料补充和问题设计等;学生依教师学案的要求,查找资料,了解、积累、整合,把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以备课上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
例如,从如下几方面准备《短歌行》教学:1.背诵积累初中时学习过的《观沧海》《龟虽寿》;2.查阅资料,简介曹操概况,尝试评价曹操;3.查阅资料,探究酒文化内涵;4.结合课文注释,讨论“酒”“朝露”“明月”“乌鹊”等意象的内涵;5.找出“诗眼”,探究主旨,分析艺术手法;6.查阅资料,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7.对比阅读《登岳阳楼》与《短歌行》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8.准备相关视频、音频资料。以上师生各自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整合开发资源,实现有效学习。
二、充实开放,构建高效课堂
要构建充实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自主学习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正如于漪提出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②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同质化的问题。凡是学生自己能想的,应让他自己想;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让他自己做。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觉调控学习模式,自主建构知识系统。以《短歌行》为例,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背诵《观沧海》《龟虽寿》,然后从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导入曹操的“求贤令”,自然引出《短歌行》,并播放吟唱片段以及《横槊赋诗》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接着由学生简介曹操,知人论世,反复吟诵,感知内容,体悟情感。
(二)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设置问题,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例如在《短歌行》教学课堂上逐一展示如下问题:找出本诗“诗眼”,作者“忧”什么?为什么“忧”?运用了哪些意象、哪些艺术手法来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主旨是什么?小结分析曹操形象。
通过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解决;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把准确的观点梳理归纳总结,这样既体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提升
本环节是用自主研究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例如通过学习《短歌行》,展示提升各种意象的内涵。“酒”意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前路渺茫,愁绪满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思乡念亲,感叹唏嘘;本课用“酒”意象表达人生短暂。“朝露”意象:“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等借“朝露”表达人生、生命的短暂。“明月”意象:“床前明月光”表达思念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思念故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月寄情爱;本课以“明月”喻贤才,气魄非凡。“乌鸦”意象:古人常以乌鸦的鸣叫、飞行或出行作为判断人事吉凶的依据,叫做鸦占。“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通过乌鸦表达吉兆,说乌鸦知道谁家富贵就会飞落到谁家的屋顶。本课以“乌鹊南飞”之景隐喻无所依托之贤才。
通过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几个小组展示、分析、拓展和延伸来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
(四)巩固延伸
师生在展示提升以后,还有疑难问题再进行交流研究,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训练。例如,学习《短歌行》后,延伸探究:假设某个公司老总需要引进人才,他应该怎样说服人才到自己的公司?学生通过联想,分组讨论最后认为那老总可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吸纳人才。再如,进行课外巩固延伸,让学生对比阅读《登岳阳楼》与《短歌行》,分析表现手法。通过各类型的巩固和延伸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课后反思,丰富自我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地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坚持写好课后反思,既可促进教师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又能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短歌行》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朗读还不够;酒文化拓展不够等这些都可以留待下一次补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教师需要课后反思,学生也应该进行课后反思。如学生学习了《短歌行》后,有些认为要珍惜时间,体现自己的价值;有些认为作文要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等等。及时回顾、总结及反思,能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益。
通过师生课后反思,丰富自我,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力,解放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②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06):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