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的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其中,对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其重要性则开始愈发突显。因此,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注重于不断开拓语文对话教学的边界,释放对话教学的魅力,使小学生的阅读变得更为精彩。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进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语文;师生对话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便能发现,对话本身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意味。所以,其属于推动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话教学的效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的线性教学依然客观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导致学生的参与课堂程度较低,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明显缺少有效的对话。因此,推动对话教学的展开,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变得更为精彩,业已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重要性
以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角度着眼,便能发现,对话的意义不只是局限于当下,其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对话本身所指的便是对话双方完全阐述自身的观点以及立场等等。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推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发展,通常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中,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有着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还是以课文教学为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大多依托线性教学,向学生讲解阐述课文的语文知识点,以及课文背后所蕴含着的韵味。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角度着眼,就能够发现,此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教师快速推进教学,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继而导致其无法有效的理解文本[1]。
反之,在将对话教学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之后。学生便可以借助对话的方式,加深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在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洞悉理解语文知识。并且,采取对话教学的方法,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密切程度。这样的情况下,间接亦促进了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形成。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推动对话教学的发展,实际上亦属于日后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二、提高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保证师生对话的平等性,推动对话教学长远发展
教学实践表明,参与、互惠以及投入的规则,所决定着的是教师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推动师生关系的趋于平等。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投入到对话教学之中来。反之,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所流露的真诚、热忱,同样亦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敢于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亦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之中。其对于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并有助于推动对话教学长远发展。
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便有学生对“一枝红杏出墙来”产生了疑问。这中间,学生指出“为何会是一枝,树木不是有很多枝干吗?”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并没有忙于纠正学生的理解认识,而是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给予了一定的认可。之后则是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一枝”进行讨论。具体的讨论内容则为,叶绍翁这样的刻画手法有怎样的好处等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笔者在这中间则扮演着同学生平等交流的角色。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且,在学习完“游园不值”之后,学生对于整首古诗亦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以教学文本为出发点,创设学生之间的对话情境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仅为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而已。因此,教师在对话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以教学文本基础,打造学生之间的对话情境。这样的情况下,既能实现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以此来达到同作者沟通的目的,继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课文、古诗等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描述下其所叙述的内容。之后在以此为前提,让学生依托教材内容,编制相应的情境对话,其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模拟对话。此种做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另外,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推动对话的开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对话属于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行为,而其本身则属于思维展现的一个过程。所以,学生在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便会形成自己的思考,而思考的结果以及过程等,则会借助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纵观整个过程便能发现,思考横亘并贯穿于整个对话教学。所以,在对话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以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推动对话教学的开展,继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若要切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必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自主的去进行思考,并且要避免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更应该侧重于引导环节的教学设计,这期间,教师可以借助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会生进行思考。反之,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则可以多给予其一些思考的时间。总之,在这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式的展开教学活动。
(四)依托多种表达方式,促进对话形式的多样化
众所周知,对话教学的核心便在于学生间表达、互动的过程,所以,具体的对话方式形式等不应被限制。这期间,有部分教师认为,对话交流仅是语言上的交流,实际上学生语言所承载着的是思考的结果,而思考的内容则会以语言的形式详细的呈现出来。因此,对话教学本身不应拘泥于一格,教师应鼓励多种表达方式并道而行,并且还应该致力于丰富学生之间的对话方式。
以课文“巨人的花园”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依托教材,带领学生揣摩巨人与孩子彼此间的心思与行动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偶更好的体现。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巨人的花园后续”为题,让学生对这部童话作品进行续写,并将续写的内容当做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在续写与表演的过程中,对话方式会便为故事性的对话,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因此而得到充分的和发挥。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征,设置相应的辩论比赛,此种对话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且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的互换,从而达到以交流促发展的本质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进行语文对话教学有着一定的必要性。这是因为,其能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并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所以,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致力于推动对话教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学科,继而推动我国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注: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施银银.开放空间,让小学语文阅读活动更精彩[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6):37+36.
[2]周林.有效对话教学,构建精彩课堂[J].天津教育,2019(36):73.
[3]王莉,梁守燕,魏风云.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