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寒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格外漫长,我们初三年级早早就开始了网课。疫情期间的网课不应只传授知识,而应该将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与语文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在实际运用中更加了解语文、热爱语文。我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学:针对网红“土味”标语,讲解了“有趣的标语”;针对广受好评的日本捐赠物资上的留言,讲解了“优美的留言”;针对网络上不恰当的对比,讲解了“各异的文体”。除了讲解,我还让学生动脑、动手写一写,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疫情,网课,语文教学,文体
今年中考肯定会出现疫情相关的内容,未雨绸缪,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疫情信息是很必要的。紧随热点,我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学:针对网红“土味”标语,讲解了“有趣的标语”;针对广受好评的日本捐赠物资上的留言,讲解了“优美的留言”;针对网络上不恰当的对比,讲解了“各异的文体”。
一、有趣的标语
新年伊始,一批“土味”标语就在网络上走红了。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各村各社区也是绞尽脑汁,有的标语极尽夸张,如“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有的标语幽默搞笑,如“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有的标语与“孝”挂钩,如“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如果只是一笑而过,就忽略了其中的语文知识。经过分析,学生们自然明白,为了达到宣传、鼓动的效果,使用一些夸张、幽默、对比的手法,效果更好。
二、优美的赠言
1.寻根溯源
2月时,国内疫情爆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向我国捐赠了物资。其中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赠言惊艳了全网。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抓住这个契机,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些赠言的出处。原来早在唐玄宗时期,日本就有一位长屋亲王力主对华友好。他曾经动用全日本的绣衣工匠制作了一千件袈裟,而上面就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示渴望文化交流。在那个中日友好交往的时代,东京不断向长安派出遣唐使,而鉴真大师历经六次海上磨难也终于抵达日本传授佛教,其影响力则保持至今。这已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佳话了,而如今日本援助物资伴随着这个典故再到武汉更是意义非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送柴侍御》,诗中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2.挑选赠言
我还让同学们替没有留下赠言的俄罗斯、巴基斯坦选一选赠言。题目是:“这次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也给我们捐了物资,俄罗斯捐赠了183立方米的物资,就是说一个72平方米的房间堆得满满。巴基斯坦则是动用所有国家储存帮助中国,自己百姓都没口罩用了。只是这两个兄弟国家不会宣传,请你帮他们选一句赠言。”
A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唐?张祜《破阵乐?秋风四面足风沙》
B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C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清?巨赞,赠日本僧人的诗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最后,我让大家思考有什么诗词是适合表达感谢之意的。题目:“中国为了感谢日本的捐助,想用几句诗回复,你看下面哪句诗合适?”
A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南宋?陈刚中《阳关词》
B急难有情,情有馀兮。——唐?李隆基《鶺鴒颂》
C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日?阿倍仲麻吕《衔命还国作》
D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
这些题目都是开放型的,每个选项都可以,只要说出理由。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理由阐述得很不错。因为现在中考有很多这样的开放型答案,所以关键是培养学生为自己的选择阐述理由的能力。后来三月中下旬国外新冠病毒爆发,3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向日本静冈县捐赠医疗物资,果然选择了“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作为赠言。
三、各异的文体
1.文体训练
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体,我让学生进行了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除了之前写过的标语,我还让学生写了劝说、新闻标题、倡议书等。
劝说要注意劝说对象是谁,劝说方式是什么,要注意语言的表述。我出的题目是:1. 你的爷爷奶奶出门不愿意戴口罩,总觉得不用大惊小怪,请你在微信上写段话劝说。2. 你上小学的表弟小明不听家人劝阻,非要出去和同学玩,请你打电话劝说他。这里考验学生的是,对爷爷奶奶和对表弟的语气肯定不一样,对爷爷奶奶要尊重,而且微信上的劝说是书面语,要正式一些,打电话是口语,要口语化一些。经过两个题目的练习和指导,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劝说的注意点。
新型冠状病毒本来是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人们接触了携带病毒的蝙蝠才传给人类,当年的SARS病毒也是这样。这引起了人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关注,大家都批判吃野味的陋习。于是我让学生写一个倡议书,建议大家不要吃野味,要保护自然环境。这次写作大多数同学完成得不错,学生学会了倡议书的格式及内容安排。
我还上了一次“新型冠状病毒考点”的网课,预估了中考可能出现的形式,有新闻、说明文、议论文、作文等。每一种文体的知识点各异,我都进行了复习。
四、成效与反思
1.成效
通过网课,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文体的区别,阅读、写作时会根据文体回顾相关知识点,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
2.反思
通过疫情期间的网课教学,我也获得了很多收获。
(1)语文源自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把语文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好处很多。首先学生们很感兴趣,我感觉讲疫情相关知识时他们比平时在学校里上课还积极,表达能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其次,把知识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事半功倍。
(2)采取多种发言形式,积极转变学生
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寻找教育的契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使问题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学习兴趣,转变自我。这次疫情期间的网课,我惊喜地看到有些以前并不爱发言的学生,积极了许多,可能因为课程内容比较有趣,可能因为网课发言形式多样,有音答、有短答、有小调查。这也提醒了我,平时在课堂上是不是可以提供多种表达方法,例如短评、投票等,而不仅局限于发言。
参考文献:
[1] 鲁卫东.标语写作七忌[J].应用写作,2003,7.
[2] 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