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健全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本文首先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然后探讨情感教育实施的具体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作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凝聚着爱憎之情。
一、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本是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如果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单纯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讲解,则不利于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对文章表达情感的词句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其此时的思想感情,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由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使其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有利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提出的新教学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逐步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现状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活动,则可能会影响课堂学习氛围,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推动情感教育的实施,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培养其情感思想。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以自身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沟通,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前提是,与学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从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培养感情基础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情感教育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教育阶段。小学生心理情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想比较简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推动情感教育的实施,让小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为了使情境教学方式在情感教育中发挥作用,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小学生进行展示,将文字、声音和视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给小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为其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教学,让小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内容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现在外出旅游的学生虽然多了,但是家长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多数学生无法体会桂林山水宏伟的景象。
(四)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课前制作好的相关视频内容,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先后向学生展示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美景的视频;然后向学生展示关于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视频,让学生将前后的山水情景进行对比,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教师将整篇文章进行有感情的阅读,让学生根据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多媒体中播放的桂林山水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产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想要探索的心理,去真实体会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文章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使其掌握文章语言表达特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了解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养成的初级阶段,语文学科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主要载体,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情境教学方式,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洪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41.
[2]刘会灵.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44.
[3]黎国栋.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0.
[4]胡发彩,张克顺.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