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果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应用策略
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要,在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中,都在尝试着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老师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高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一起探讨问题,获得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得到提高。
1.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现状分析
1.1教师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应用地比较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是没有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探讨问题当中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进步。有些老师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使得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比较困难,从而就影响了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需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要注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
1.2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讲课上面,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讲课内容,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的环节,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一些语文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探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身的素养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老师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缺乏精心的准备,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学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只能够自己去思考,缺少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老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处境,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2.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在划分小组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等因素。每个小组划分为六到八人左右,小组内成员有各个阶段的学习者,这样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促进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相互竞争,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够得到发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变得更加高效,也能够从语文学习当中找到乐趣和快乐,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2.2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优势,能够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高。老师需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过程,让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语文知识当中找到一些内在的联系,这样学生会觉得语文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也联系的比较紧密,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对语文知识提出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促进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2.3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需要客观公正,不能光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独的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亲密合作与交流,老师需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与老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需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能够给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要想将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应用其中,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很好地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峰.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新课程:教师,2016(8):106.
[2].董春艳. 如何保证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效率[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