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教育教学,老师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需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毕竟这些比起成绩来说,在以后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更加适用,而且现在社会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这些方面的教育更需要加强。语文教学更应该避免太死板,因为语文学习是需要理解的。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思考
引言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特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和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动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着重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内容,而在开展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只是着重讲述文章的基础性内容,缺乏分析文章的结构句式和认知,但是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初中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充分注重这两方面内容的教学,因此导致初中学生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的局限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的授课方式是“学生听、教师讲”的灌输式教学。初中阶段,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都会以教师为中心;课下,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实践调查、课外阅读等进行得较少。这种学习方式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近几年,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开始发生改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逐渐平等,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但在现阶段,这种授课方式仍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辅助,让初中学生自主开展语文知识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新的探索学习活动,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推动初中学生综合发展,使初中学生能够更具个性化地成长和发展[2]。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课文,简要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文章的主要思想;接着,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引导,让他们进一步探讨此篇文章;最后,让学生以自己为例,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分享生活中自己父亲对父爱的表达。运用这样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使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应当体现在教学环节的全过程。首先,加强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能力。
课前预习对学生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有密切关系。语文学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预习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喜欢通读文章,加深对文本的感受;有些学生喜欢研究文章的背景资料等,但是不同方向的预习都值得肯定,都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回答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讨论过程,教师可以给予框架,引导学生思考,也可参与讨论。最后,课后任务安排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创新,提倡“温故而知新”。在课后任务布置上巧妙设计,力求“少而精”,减少机械化任务,尽量安排实践性的课后任务。
四、采用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如今课堂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法,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被大量运用主要还是由于其趣味性强,学生感兴趣,教师教着轻松。小组合作学习正好可以运用好情景教学,每个小组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融入进课堂中,活跃自己的思路,实现教学任务。例如《枣儿》这一课,文章以老人和男孩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表演。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段,而后将大段分别安排个不同的小组进行表演。教师在课前应根据课文的结构进行分组,将分段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同学出来表演,表演过后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假如分了四个小组,同学们则可以根据“四位老人”和“四个小男孩”的表演进行点评,每组通过组员的表演对该分段进行总结,总结分段的主旨。这样可以创造一个高效课堂,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升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组合作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工具,它将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巨大的辅助作用。由于多媒体技术较为灵活、具象,往往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板书,往往能够营造出更符合学生群体需要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当前课堂知识有关的音频或者视频,以此丰富、充实课堂,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观看完学习视频之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小组合作环节,全方位地强化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充分展现出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例如,《出师表》是一篇重点文章,需要学生理解并背诵。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为学生选取《三国演义》影视剧中的片段,利用声情并茂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待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仔细回忆视频中都出现了哪些《出师表》中的原句,而后随机抽选小组代表说出答案。此过程可以由其他学习小组点评,指出错误或者对当前学习小组的答案进行补充,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全方位地加强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
结束语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手法,其有效扭转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人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乏味局面,为学生自主地融入课堂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小组合作教学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可以自主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且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一起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共同进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月海,田咏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82-83.
[2]薛运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23):133-134.
[3]宋天峰.初中语文教学新思路的创新实践[J].学周刊,2018(19):113-114.
[4]张铭康.初中语文学习方式变革浅探[J].华夏教师,2018(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