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话教学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全新但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去机械记忆一些文本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阅读中更加需要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中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如何提升对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真正进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 应用策略
1.引言
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在课堂上教师缺少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法的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互动的质量,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对话教学的应用主要在教师、学生和阅读内容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实现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有效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2.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在课堂上没有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尝试应用对话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没有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话教学,希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抱有消极的态度,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尝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前对话教学的应用中,大多数教师会应用一种主导话题的展开,让学生去被动展开讨论,问题和最后的答案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应用一种你问我答的方式,在教学中互动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在课堂互动当中学生对于答案的思考都是由教师控制,所以在教学中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
其次是在课堂上教学互动性比较局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对话教学法,会让对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自主回答,这样在课堂教学就会形成一种部分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围观的现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每个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差距都是比较小的,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而不是出现部分学生围观的现象。
最后就是教师在话题设定上比较单调,教师在目前的课堂对话教学上主题设定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会从产生一种厌倦感,同时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固定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3.实施阅读教学有效对话中的策略研究
3.1做好阅读工作后进行对话教学
在阅读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将一部分讲解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阅读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这样教师就能够保证学生的质量。
比如我们在《火烧云》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不了解什么是火烧云,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的状态也是不会太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会对文章的内容比较陌生。教师在讲述具体哪一段内容修辞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听讲也没有非常的深刻。学生通过充足的阅读工作后,才能够在讲解过程中和教师达到共鸣,在学习中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关于文章的内容中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些提问工作都是学生经过充足的阅读工作后才能进行的。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功课,这样学生才能在互动过程中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不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接受知识,在学习中去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对话中去拓展自己思维的方向,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在阅读课堂当中,教师如果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对话,学生在能力提升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班级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对于文章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做出不同的表现,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部分学生可能对其理解是比较深刻的,能够在学习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那么敏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阅读工作,让学生在课后去尝试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读物,然后在班级中根据学生的喜好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并且写出自己的一些阅读上的理解,然后在下节课中让同一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一些对话,让同学们的思想进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养成阅读的习惯。
3.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作为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同时也需要在互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作为教师需要自己的评价工作,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比较看重的,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直接决定学生自身对于阅读工作的积极性。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性的工作。我们在小学阅读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且能够在阅读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言语上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当中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跟学生进行一些互动工作,对于学生的好的一些回答要进行表扬和肯定。比如在《寒号鸟》的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几个问题,“寒号鸟”一般喜欢在冬天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寒号鸟喜欢春天,寒号鸟冻死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层层进行回答,学生前两个问题可以在文中很轻松找到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些言语上的鼓励,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会自己反复思考文中的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举一些例子去引导学生,最后得到准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作为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无论答案的准确度怎么样教师都需要去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对答案进行探索,引导学生继续问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有效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工作,然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工作,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最后完善教学评价的机制,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注: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温泽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83.
[2]赵碧莺.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J].学周刊,2019(09):108.
[3]贺勇红.关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与世界,2018(08):62-63.
[4]代银琴.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文教资料,2016(20):52-53.
[5]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S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