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提问就是其中一种。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忽视的环节,通过提问,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密切师生交流,加强互动。因此,文章将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一些高效的提问方法,以期给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引言: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心智发展的不完善,这就会带来一些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比较弱,并且在学习中过分的依赖教师,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提问作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有效方式,能够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但是,有时候提问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反映可能比较冷淡,并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这就是由于教师没有采取合理的提问方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巧妙的设置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一、设置趣味性提问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并且想法比较奇特,面对一些新颖的东西总是想去探索。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提问模式,学生可能会对这种提问方式产生厌倦情绪,也不会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优化提问的方式,还要融入一些趣味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首先,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然后再根据他们的需求融入新颖别致的问题,这样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其次,教师还要联系课本内容,改变千篇一律的提问方法,转变提问模式和角度,使问题更加具有趣味性,这样就能很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后,教师还要在转变提问形式上下功夫,简单传统的提问方式势必会磨损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采取肢体和语言配合的提问方式,增强提问的感染力。比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父亲、 树林和鸟》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这样的问题:父亲、树林和鸟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课文题目?这些问题都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大家会积极思考和发言,最终通过总结,学生也就能很好的理解这些问题,也能掌握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二、对提问问题的具体要求
1.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只有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才能学到语文中的重点知识,因此,教师要设定正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内容把教学目标逐一的实现,最终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巧设提问,帮助学生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让学生学到一些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要做到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小兴安岭到底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小兴安岭的美?并且在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教师也要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用自己的话介绍自己去过的一个旅游景点,谈谈该景点美在什么地方?通过这种提问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的理解文章中的知识,而且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问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2.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此外,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提问以及设计问题时,不要千篇一律,应该设计富有新意、新颖的提问方法和问题模式。首先,教师要围绕课本上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要大量的提问题,不能仅局限于一个两个,同时,教师还要设置提问的难度梯次,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提问的预期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这篇课文时,老师设计问题时就要注意层次性。最基础的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时老师就可以选择一两个学生读课文。然后老师再给学生做深入的讲解,在讲到“一池荷花是一大幅画”时,老师就要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从哪里可以看出荷花像一幅生动的画。最后,老师可以再加大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根据荷花这一课,运用相似的口吻描写其他的事物,当做课堂作业。因此,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3.具有思考性
众所周知,一个问题的难度越大,就越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教材或者生活中找到一些有启发性的语文问题让学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细致的交流与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智力,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做出一些补充,完善最终的答案。
三、创设好的提问环境,加强课堂交流
语文课堂需要活跃起来,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提问和学习环境。在学习中,要加强交流,才能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学习语文中,教师要营造好的课堂提问环境,提升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你提问我回答”的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回答问题的模式中,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语文知识竞赛,并且给获胜的一方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学生得到激励后,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更加积极的发表意见。
利用该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参与比赛中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语文知识,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巧设提问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增强教学的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优化教师提问的模式也有帮助。受传统提问模式的影响,提问的方法十分单调,并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高效性。但是利用多媒体设置趣味性的提问方式,就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讲解《司马光》这一篇课文时,就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让学生细致的观察,然后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司马光为什么有勇气敢把大缸砸烂?别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提问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要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学生对一些不懂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采取一些方式攻克难题。
五、转变提问角色,增强课堂的高效性
前文提到的都是教师给学生提问,那么,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明白学生学习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主宰整个课堂的往往是教师,也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做答。据笔者实践可得,还可以转变提问的角色,让学生主动的提出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给出细致的回答,这样能够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据笔者了解,一般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这样的课堂虽然看起来秩序井然,但是没有一点活力,更别说锻炼学生的自主动脑思考的能力了,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所以,如果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准确,教师还是扮演着课堂上的权威者形象,课堂还是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走,那么势必会限制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问问题的权利,然后自由思考问题,彼此间加强交流合作,则会起到不同于往常的效果。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必要的疑难问题教师还是要做适当的解释和引导,只是说不要占据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加强交流,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记住一些重要知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高效的教学和提问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六、提问后,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回答
提问的作用很大,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其他的学生就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他回答的我没有想到呢?然后再综合自己的答案,得到更加全面的理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正确回答,学生不仅会产生学习的信心,而且能够增强学习的能力,如果回答错误了,学生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中存在的空缺,及时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因此,教师在提问中,要针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合理的评价,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对还是错,如果正确就让学生坐下,如果错误,就要再给学生细致的分析该问题,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还要对一些回答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还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全方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一篇课文时,老师就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像是去年的树有什么特点?去年的树今年还在吗?然后老师就要让学生讨论回答,在回答之后,老师还要对学生做出细致的评价,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自己答案的不足,进而能够更好的掌握一些课文内容。
七、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质疑别人的精神,就会变得呆板,没有主见。所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问学生:“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你们同意吗?或者是别的同学有更好的见解吗?”通过这种提问方法,就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问回答的环节中,进而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时,就以善意的谎言为主题,分析自己的见解。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问善意的谎言是对是错?然后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设问,组织自己的语言,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让正方在一组,反方在一组,这样学生之间就能实现更加充分的交流,支撑自己意见的依据就会更加全面。所以,在经过讨论后,某位同学站起来回答之后,教师这时就要起到指导作用,就要询问其他同学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和想法,这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参与到课堂回答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还能增强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通过提问,就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能够设置新颖的提问方式,那无疑是给教学课堂增添了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还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总结提问的经验,采取高效的提问方法,给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助力学生培养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9(01):42.
[2]王录荷.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8(19):41-42.
[3]黄丽丹.巧设课堂提问 促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8(10):20-21.
[4]付承雯.巧设问题,有效导向——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