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付才芬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能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开展多种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情趣;拓宽交往时空,丰富语言源泉,培养学生敢言、乐言、会言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运用语言表达已是必不可少,在现实社会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容易让别人接受,如果能在一定阶段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养、规范,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学习、工作都是极其有益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敢言、乐言、会言”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敢言”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师道尊严”“一言堂”等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不但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还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语言心理障碍,压抑了他们的语言表现,限制了他们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课堂表现常常是沉默寡言,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学生更是缄默无语。因此,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为学生语言表达营造一个自由、民主、浓厚的语言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发挥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情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一课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山那边究竟是什么?同学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山那边是海!”有的同学说:“山那边是一栋栋高楼大厦!”有的同学说:“山那边还是山......”不同想法反映了梦想的不同,既应该敢想,有追求,又应该防止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答案应该是多选的,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加框框,不应以自己的好恶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鼓励,夸奖他们,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心里需求,引起他们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其能充满信心地进行语言表达。在这种宽松、愉悦的坏环境中,学生言语表现欲望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口语交际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2 开展多种活动,激活语言情趣,让学生“乐言”
情趣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活学生语言情趣是又一个关键的问题。
        2.1 小组讨论是提高口语交际的途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都十分推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够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言语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过去上语文课,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却恹恹欲睡,即使教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却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而其他学生却面无表情的呆坐在座位上,好像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就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改变这种状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将前后左右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当问题提出后,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并准备发言,这样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都会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也是很能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
        2.2 课前三分钟演讲
        我在教学中每堂课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寓言笑话、成语故事;也可以朗诵课文或精彩片段......在学生演讲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明确说话训练的要求,把握说话的中心和条理。教师抽出时间培养学生演讲的技巧,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对第二天要演讲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这样,可使学生上台演讲显得自然大方,能够得到师生好的评价,他(她)就会越讲越有兴趣,越讲越有声有色,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3 再现课文情境
        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重点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表演在现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而且在学生编排演出活动中,也是进行口语交际与伙伴合作的好机会。如在表演《周亚夫军细柳》一课时,通过将军亚夫与皇帝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展编故事.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拓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空间。
2.4 通过复述课文,续编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利用语文课本来复述课文,可以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凡是讲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在字、词过关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明白和流畅。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抓住故事叙述中的语气变化,重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在读懂课文之后,注意根据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感情变化来复述课文,充分地进行口语交际的培养。同时,我们还可以续编课文,假设船上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又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各种想法都大胆的说出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总之,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前进行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循序渐进,有重点,有主次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日记》
        [2]李吉林《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孙丽华《新课程学习》
        [4]任庆梅 《语域理论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