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每天所见,书自己所感——引导学生写日记的点滴体会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张玉甫
[导读] 写日记与写作文,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因果关联。
        摘要:写日记与写作文,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因果关联。依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把学生的作文训练,放在平时的日记写作上。坚持写日记,重视写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大有提高。
关键词:日记;作文;坚持和重视;提高
        我是一位有着35年教龄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号召学生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坚持写日记。写每天所见,书自己所感。把写日记作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一直主张,把学生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放在平日的日记写作上。由于我长期的坚持,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记录着每天心情的一本本日记本,还收获了记载着平日学习、生活的7篇作文的作文本,更重的是收获了一份在历次语文考试中,作文成绩比别人高出一头的成绩单,成了不少学生,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秘密武器。
     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把学生的作文训练,放在平日的日记写作上的教学理念与作法,作个汇报。
         首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写日记,弄清写日记与作文,写日记与学语文的关系。
        每接一个班语文教学任务后,第一节语文课,我什么都不讲,只讲什么叫日记?让学生明白,日记是他们生活、学习活动的记录。只要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选择的,将其中最有意义的的人或事记录下来,就是日记。通过写日记,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训练观察力、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锻炼他们的品质、恒心和耐性,能帮助他们完成写作材料的搜集和语言词汇的储备。总之,写日记,是引发他们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也是我所教班级区别于其他班级语文教学上的最大不同之处,更是我所教班级语文成绩,在历次校考,县里统考,市里会考,能独占鳌头,遥遥领先的秘密法宝。
         其次,就是教会学生写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从日记写作的门外汉,成为日记写作的能手、高手。
        有人说:写日记,就是是写心情。然而,意大利诗人但丁说:“方法,犀利的手术刀。”把日记写好,光靠心情,肯定是不行的。其实,写日记,是章法可循,有路可走的。那么,“章”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在此,我为他们做了以下的指点迷津。
         1、真实,是日记的生命。
        常言道: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日记也是如此。写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事和人,记身边发生过的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真事,真人,这才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只有记载生活的真实,才能反映出事情的真相原委。所写的东西越真实,就有参考价值,就有生命力,越是历史的记载。
         2、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写日记,是训练作文的练笔形式。写人记事具体些,少用概括性叙述,多用记叙性的描写,还带点儿自己的小主张。然而,学生作文最大的毛病,就是记事不具体,写人不生动,文章空洞无物。在日记写作时,我时常告诫他们,把要写的事或人的细节捕捉住。因为有价值,有亮点的东西,就藏于细节之中。由于他们学会了于“细节”中,找“亮点”的写作方法,在平日作文写作的选材上,也是受益匪浅的。
         3、用美的眼睛去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日记写作的素材,是要经过精心挑选,去璞存玉的过程。一则日记,要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日记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然后从自己经历过的一桩事、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一处风景、一个外貌、一种心情、一个动作中,把其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东西挖掘、整合出来。那么,这则日记价值、意义不言而喻了。


         4、用公允的态度对待所写每件事。
        把身边发生的事,写进日记里,穿插些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一定要真实。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考虑这个想法对不对。有些学生喜欢搬用套话、大话,说一些违心的假话,过激的气话,这种心态是不好的。因为,十年,二十年后,当你会想当年的往事,你会觉得自己曾经的做法,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幼稚,就是这个道理。请记住:公允地对待日记中所写的每一件事,你写的日记才有理性,才不偏离正能量的方向。
         5、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写的日记。
        日记是私密性极强的物件,是自己写给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这里面,有幼年时的梦想,少年时的风花雪月,有许多不能启齿秘密,有不堪回首的往事。每过一段时间,可翻一翻以前的日记,这样,既可以回忆比较,也可以增强自己写日记的信心。二十年、三十年后,或者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时,把这尘封已久的日记本打开,浮现在眼前的,就不仅仅只是满满的回忆啦。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妥善保管、珍藏好这本日记本。  
         6、持之以恒,是写日记的成功所在
        顾名思义,日记,每日必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日记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写日记,贵在坚持。这是我每周一次谆谆告诫学生的一句大实话。如果养成了坚持不懈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即使是某天因事中断,你会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你会觉得生活有点不完美。但当你不计时日,持之以恒的坚持着写日记,你体验到的不仅仅人生的亮丽,还收获着一份成功的喜悦。
         三、从日记里走出的精彩世界
    如今,号召学生写日记,是我们学校语文组老师达成共识。教室里,走廊上,楼道间,偶尔都会听到善意的提醒:“喂,该写日记啦”;“是啊,又到交日记的时间啦”。写日记,交日记本,成了我们学校语文学习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写日记中,练写作文,把作文写作训练,放在平日的日记写作上,成了我们学校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新常态。为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自2010年1月起,学校以矗立在校园东北角的那颗古老而高大的桂花树,将“桂花树”一词作为学校校刊的大名。又因“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一语,把“丹桂”一词作为学校文学社的大名。作为丹桂文学社创始人的我,利用一周一次的文学团社活动时间,除了传授写作知识、技巧的同时,还发现、培养了一批批爱好写作的好苗子。10年来,丹桂文学社的队伍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每学期的100多人。指导老师由最初的我一个人,扩大到现在的8位语文老师。丹桂文学社,不仅为学校爱好写作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写作的平台,社员们的佳作也为社刊《桂花树》提供了丰富的刊发素材。作为社刊《桂花树》主编的我,从编辑部人员的精选,到刊物的组稿、编辑和发行,无不倾注了我的汗水、心血。10年来,丹桂文学社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慰的成绩:社刊《桂花树》基本上做到每季度出版一册。每册社刊里,已新辟了校园新闻,教改动态,人物专访,写作导航,优秀习作等专栏,吸引不少学生的眼球。社刊刊发的文字、图片、作品全部来自本校师生之手。到目前为止,《桂花树》已办期刊40期,总共发行了4000多册。其中有100多篇优秀习作,刊登于《怀化广播电视报》《新七天》《语文天地》《怀化日报》等报刊杂志上。丹桂文学社、《桂花树》社刊以及“校园之声”广播站,已连续10年,被学校当作教育教学特色项目,参加县教育局期末目标管理的检查,为我校连年被评为县教育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争了光,添了彩。2017年11月,2019年5月,县电视台先后两次,慕名来到我们大水田中学,以丹桂文学社为话题,先后制作了《一群文学追梦人》《校园里的桂花树》纪录片,让我们的丹桂文学社,校刊《桂花树》,“校园之声”广播站,在辰溪县、怀化市遐迩闻名。
【参考文献】
[1] 于漪:《教你写作文》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年出版
[2] 韦志诚:《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出版
[3] 杨成军:《作文教学原理》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