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如何一体推进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裴培
[导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提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国有企业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构建“三不腐”机制,笔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现将个人浅见阐述如下。
        一、加强领导体制,构建“三不腐”一体推进体系
        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纪委进行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三不腐”体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任务分解和工作规划,定期研究和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一)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党委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分内事情,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把落实“三不腐”体系建设规划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各级领导班子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坚持“一岗双责”,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纪委承担监督责任。纪委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作出具体安排,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本廉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聚焦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肃查处腐败问题。
        (三)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其他各单位、各业务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针对本部门工作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抓好组织实施,整体推进作风建设、“三不腐”体系建设涉及的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宣传部门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宣传,强化舆论引导等,多措并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合效果。
        二、坚持查究并举,打造“不敢腐”惩戒机制
        公司要以监督执纪为重要手段,严明纲纪,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从查究层面保证“不敢腐”。
        (一)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工作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健全举报箱、举报电话、电子举报信箱等信访平台设置,建立主要领导“接访日”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制度。严格落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信访保密制度,严肃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鼓励和支持实名举报。逐步完善信访举报分析制度,及时了解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案件检查及预警防范工作。强化责任追究,实行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办结反馈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制度。
        (二)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违反六大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失职渎职、重要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案件,对责任人在追究党政纪、法律责任的同时,还需追究相应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管理责任。严格办案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举报人和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违纪人员的申诉权利。
        (三)注重转化办案成果,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办案要与建章、防腐相结合,坚持以案促改,加强对案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漏点和薄弱环节,深入剖析,举一反三,督促责任单位、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督促规范、治理,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三、强化内控管理,打造“不能腐”约束机制
        本着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相互制约、权力制衡的工作机制。以搭建权责清晰、运转有序、科学严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为目标,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持制度的刚性运行,从机制层面保证“不能腐”。
        (一)完善决策系统。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形成党组织工作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办公会议事规则,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集体票决的程序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企务公开制度等,保障职工民主权利。
        (二)强化执行系统。一是建立、完善财务及审计管理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调控资金,整合资金优势,建立、完善财务收支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审计等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由派出单位统一行使人事权,组织业绩考核。二是建立、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劳务用工、产品销售和设备购置使用、废旧物资处理、安全质量管理等制度。
        (三)注重监督系统。一是加强党内监督,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谈话和诫勉、巡视巡察、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制度,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二是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通过考核、考察、询查、审计等方式,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依法经营情况。三是加强对重点业务领域、主要流程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科学配置权力,完善流程管理和程序监控,形成内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工作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
        四、文化引领倡廉,打造“不想腐”的免疫机制
        以全方位的渗透式宣教活动为载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打造个人、企业、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的廉洁文化体系,把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纳入党委宣教工作总体部署和年度安排、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必备内容、纳入干部培养、选拔、考核、奖惩各个环节,从意识层面保证“不愿腐”。
        (一)明确教育对象。一是对领导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各级领导人员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理想信念、法纪意识、优良传统教育,使各级领导人员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七笔账,时刻保持警钟长鸣。二是对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着重预防职务犯罪,重点开展职业道德、廉洁从业和典型案例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为企业站好岗、为员工服好务。
        (二)营造廉洁氛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倡廉尚廉浓厚道德环境和舆论氛围,努力在员工中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一是重点抓好廉洁理念的宣贯、渗透工作,逐步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厂区、进车间、进岗位、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努力创建以正面示范教育为主的廉洁文化体系,加强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建设,选树基层廉洁文化示范点,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三)抓好宣教重点。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大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党章》《准则》《条例》的学习宣贯力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党性修养、促进廉洁修身,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宗旨意识,树立道德高线、筑牢纪律底线,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严格家教家风,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让特权行为滋长蔓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