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刘百玲
[导读]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人们获得信息、交流、学习、发展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人们获得信息、交流、学习、发展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共青团工作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共青团应充分发挥新媒体自身作用,运用新媒体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创新,加强自身工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媒体对于共青团工作所造成影响展开分析,同时提出相关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的发展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尤其是近些年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在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共青团的工作模式,在为共青团创造全新契机的同时,也为其工作开展带来诸多裨益。
        1.新媒体为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
        1.1为共青团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新媒体的优点是:信息容量大,信息资源丰富,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打破了相对固定位置,大大扩大了共青团在大学的工作空间。同时,共产主义大学青年团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新媒体来了解最新、最完整的信息,并积极、快速地传达思想和观念,为大学共青团的工作提供了全新而又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1.2丰富工作手段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移动网站、论坛、帖子、博客、移动电话等方式以其灵活和实用的优势,已成为共青团重要的工作载体,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还可以探索学院共青团的新方法和工作方式,例如现场在线直播、同步交流聊天室、会议室、在线咨询等[1]。
        2.新媒体为共青团带来的挑战
        2.1获取信息无主控性
        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和环境技术的校园计算机化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没有时间控制,没有空间控制”的状态,信息获取更加自由。某些违反社会和公民道德的消极和反动意识形态的信息可通过新媒体传播到青少年当中,而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会导致缺乏对信息的常识和客观判断,促使青少年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产生兴趣,并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谣言、不良信息等皆会通过网络与手机等媒介散布,新媒体技术使青少年在获取信息过程当中充满不确定性且难以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这使得共青团在大学中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导致共青团在大学中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2.2多媒体融合的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主要利用学校校园网、广播、刊物、论坛等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此类媒体方式虽然具备一定可控性。然而,在诸如电视媒体和移动媒体的新媒体的应用过程当中尚存在一定的技术空白。

对于传统报纸、广播和其他传统媒体来讲,负面消息能够得到有效地抑制,但是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都集中在单个媒体上,其对于信息传播非常自由与随意。同时,移动媒体与在线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电视与在线媒体的融合,使得信息和人际交流更加隐蔽,这便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受到一定阻碍[2]。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有效对策
        3.1推动对新旧媒体多层次融合
        新旧媒体各有利弊,如何利用多媒体的互补优势获得多媒体集成整体效果,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方面,共青团工作者必须了解并正确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所具有方向明确、信誉强等优点。另一方面,有必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整合,获得更多的利益,并全方位地开展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移动媒体和在线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多种交互方式,二者可以即时连续地广播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手机论坛”和“网络采访”来讨论青少年感兴趣的热点和困难问题。而报纸、杂志和其他出版物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周期长、版面有限、互动方法有限等,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或电视媒体的集成,以电子杂志、移动报纸、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的形式发布信息。由于多媒体问题的整合,校园媒体可以逐渐用作传播校园文化和弘扬校园精神的重要渠道,其已经处于加强共青团在大学的工作和为教师及青少年提供全面综合服务不可或缺的位置。
        3.2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思想定位这一方面当中,必须坚持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先进性,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参与其中。新媒体集成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因此,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时,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新材料,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材料对共青团网站的内容进行快速更新,使其更加靠近校园,靠近青少年现实生活,从而使共青团工作能够靠近青少年群体[3]。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伴随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大学信息监督难度进一步增加。一方面,高校应与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和通信管网管理部合作,建立校园新媒体信息管理机制,严格管理校园网渠道,在新的媒体技术条件下传播信息,并在媒体上制定新的信息传播行为,以规范青少年的在线行为,使青少年能够对新媒体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为青少年提供正确解读新媒体的视角,从而为共青团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鹏宇.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塑造措施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8-8.
        [2]陈菊平.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6(3):54-57.
        [3]刘雯.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2017,5(17):15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