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把关注点放在了生物学科教学上,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空间。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内容。通常,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学生构建完美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基于此,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培养
生物课堂始终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沿阵地。因此,作为一线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标理念,为学生提升综合生物学科素养水平。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生物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在创建优质教学模式下,真正的让学生在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呢?
1 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就已经被世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步成为国际组织和东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本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素养将指导和引领教学改革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尽管国家层面上,核心素养已经被列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但具体内容及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动态发展性,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达到对高中生物改革的导向性。
2 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行为的源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评价者,其具有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担,他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和专业水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关键。
虽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已经出来,具体内容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生物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该先行。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理念和意义,利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3 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应注意:(1) 情景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2) 综合性。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3) 系统化。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
4 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