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龙春怀
[导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了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总结了多种识字方法,这些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一、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入手,设计识字教学内容。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大为重要。
    1、添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加两笔,会出现不同的字。例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那些字?(白、田)。“季”字去掉一笔变成“李”,“令”字去掉一笔变成“今”,“口”字加两笔变成那些字?(右、古、另、只、石、可、加、叶、号、句、兄)。进行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
        2.猜字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字谜情景,让学生在编字谜和猜字谜中,突破认清字形、记忆字形这一难点和要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爱好和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告”字时出示谜面:“一口咬断牛尾巴。”学生根据谜面很快就能猜出;“两个月亮做朋友。”,看到谜面学生马上就想到“朋”字。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字谜、猜字谜来有效且深刻地识记生字。课后学生收集字谜和识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对学习生字的兴趣也浓了。
     3.编儿歌记字法。
        由于孩子们年龄小,注意力集中较短,所以要让他们掌握复杂难写的汉字,就必须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汉字编成儿歌,使他们轻松的学,愉快的记。给他们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如:“田字出了头,下面长尾巴。”它就是“电”字。“坐”字编成儿歌:“两人并排土上坐。”“匹”字:“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婴儿在当中。”这样的歌诀简单明了,易读易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4、故事启趣法。
        低年级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如果发挥想象,根据字形把一个个抽象的字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影子(彡)。”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二、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字理和造字规律,加强汉字教学。


        学生的兴趣有了,还得把生字正确识记下来,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我归纳了如下方法:
         1、形象记忆法。?
        象形字具有事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都是简单的象形字,教学时可利用这些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就容易掌握了。等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最后真正掌握这种识字方法。
        2、归类识字法?。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字,如:青、清、晴、请、蜻等。对形声字还可以从音、形、义三方面比较异同,避免混淆。如:胡——湖——蝴,文——纹——蚊,史——使——驶。要认识的“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 都跟树木有关系。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3. 复习巩固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巩固便显得至关重要。巩固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的抄写并默出来,不能死抄。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在默写字词时,准确率提高了许多。?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 变静为动识字”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拓展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如:学校、班级的墙报,师生、家长的姓名,学校图书馆各种图书的名称,大街上的广告牌,进超市看各种商品名称,旅游风景区认识各种风景名胜地的名称,逛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等等。把语文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作业本中识字,在家里识字,走向社会识字。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字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牢牢记住。把生活当成语文课堂,在生活的舞台上识字,增大了识字量,容易提升学生识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识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创造出最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只有巧妙的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语言文字,并能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