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激活学生阅读因子、猜测生词短语、培养学生体裁意识和阅读技巧、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等方面探讨了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可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读前导入 读中任务 读后活动
笔者从2017年开始作为主持人参加了我校市级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两年多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现已结题,效果明显。
现笔者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运用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读前导入,激活阅读因子、预测语段语篇内容、培养体裁意识
读前是阅读准备阶段,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预测阅读内容从而适当降低阅读难度,熟悉阅读体裁从而合理选用阅读方法。
1、运用背景知识,激活阅读因子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或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内容,可以是来自中国的,也可以是有关英美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节日、公益活动等。教师在选择话题时要根据阅读内容控制好难易程度,使其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在教九年级(人教版)Unit2, Section A,Full Moon,Full Feeling这篇阅读前,教师可以根据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婵娥奔月,制作一段视频在课堂播放,也可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汇报。
2、借助关键词语、预测语篇内容
学生进行正式阅读前,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创设情景呈现部分重点生词,借助文章关键词语从不同角度设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如九年级(人教版)Unit5,Section A,An Accidental Invention 这篇阅读文本的课堂教学,学生阅读前,教师边设置语境边根据文章内容呈现生词或关键词语:accidental invention,tea,boil,smell,trade,popular with foreign people等.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关键词预测文章大意。
3、弄清文章体裁结构,采用不同阅读方法
虽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已经接触过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过相关的文体知识,也尝试过使用不同阅读方法来阅读不同体裁内容,但是要熟练掌握还是离不开课堂有效的训练。例如,当学生阅读记叙文时,教师可依据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线索,培养他们划分文章层次的能力;根据记述文特有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件,帮助他们利用思维导图快速概括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至于体裁是议论文的,教师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课文标题和各个段落主题句找出文章论点,然后围绕论点找出相关论据的能力。
二、读中任务,理解主旨大意、培养猜词语篇意识、发展阅读技巧
读中活动是课堂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通过三次阅读活动来进行。
1、读培养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第一遍阅读的任务设计中,教师可让学生限时阅读,然后通过快速完成练习或分组讨论来梳理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中,尽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文章的大意。
2.读要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理解语篇的能力
2.1猜测生词的两种主要方法
(1)利用从句前后关系或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阅读中影响学生理解的一个因素是生词。有些生词包含在复合句里面,理解起来不容易。但如果分析其结构,很容易发现句子的生词的意义通过前后部分的关系猜出来。例如:Carmen likes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九年级Unit9, Section A, 2a)根据后面定语从句的解释,学生可以猜测出musician的大意是“从事音乐的人”。
(2)利用英语构词法猜测词义
英语构词法主要包括派生法、转化法和合成法等,运用构词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猜出生词的意义。例如: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九年级Unit12,Section A)根据学过的派生词知识并依据前缀否定的意义,学生可以猜出unexpected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2.2整体与细节的教学方法
语篇整体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篇章的角度理解阅读材料,概括文章主旨大意。语篇细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事实信息,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文意。
(1)整体教学法
整体教学法借助文章题目、小标题,主题句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结构和内容。例如:在上九年级阅读课Unit8,Section A, 3a时,可让学生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然后在此基础上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这种概括段落和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语篇意识。
(2)细节教学法
这是一种针对阅读课文的细节信息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上九年级Unit9,Topic3,Section A, 3a一课的细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①When the writer was down,what does he prefer?
②Why doesn’t he watch dramas when he is sad?
2.3、三读要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习惯
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发展学生阅读技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运用头脑风暴(brain storm),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如在上九年级Unin7,Section B,2b 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讨论回答。
①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Why?
②What kind of parents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2)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细读、寻读、跳读以及根据小标题快速掌握文章文意的方法。同时可采用限时阅读法,提高学生阅读准确率和速度。
三、读后活动,读写综合,锻炼写作能力
教师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结构以及作者写作意图,进一步归纳文章内容,围绕阅读材料内容展开写作活动。为了降低写作难度,教师可在黑板上或多媒体呈现写作的目标词汇、短语以及可能用到句型结构,然后根据读后活动的目标采用缩写、改写或者续写课文,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开展小组写作活动等。例如教师在上九年级Unit9, Section B, 2B一课时,读后活动可布置如下任务:Summarize the passage in about 60 words in 15 minutes.任务完成后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英语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