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路径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吴洪
[导读] 我国是东亚民族的重要历史源头,而英语国家同样具有自身的历史发展背景
        摘要:我国是东亚民族的重要历史源头,而英语国家同样具有自身的历史发展背景,因此中西方的语言表述、思路逻辑、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性。所以说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我们深入学习西方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或误会,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外来文化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英语;作品翻译;西方文化;路径;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思路,因此在英语作品翻译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困难,尽量提高英语作品的还原度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文化。我们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进行语言转换,还要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传递,让学生了解到文学深层次的内涵。
        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英语文学作品如果简单的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很可能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只能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单词的含义,对于整篇内容的理解却流于表面,甚至有可能造成误会。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性,才能能更好的将英语作品进行翻译,让中国读者感受西方文学的深刻内涵,并结合适当的阅读技巧,去感受英语文学的魅力所在。
        二、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首先,国家的文化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国内各个民族精神特质的体现,由于中西方距离较远,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性明显,因此传统文化中的语言形象差异性也很大,例如红色是我们国家的代表,同时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传统节日也喜欢用红色进行渲染,特鄙视传统婚礼里红色就是主基调,但是在西方世界中婚礼常常在教堂举办,白色则是他们的主基调。其次,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非独立完成,而是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所致,西方世界中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很多事情都倾向于以自身为核心,而在东方文化当中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对比性。最后,是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例如我国喜欢喝热水,而西方人则喜欢喝冰水,这也就导致了对待生活的看法上出现了差异性。
        三、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路径
        (一)加大对文化差异的关注度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基于当地的人文和历史“生长”起来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同时是在思考和感受当地的文化,而翻译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和作品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如果翻译的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作品内涵丢失或者引起误会。所以我们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时候要首先自己加强对于当地文化的正确认识,增加文化差异的关注度,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处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尤其对翻译作品所处的年代和社会背景要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后期的翻译过程中“如鱼得水”,为读者展现文学的生动魅力。


        (二)注重经典的引用与发挥
        在西方国家中由于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对比性,因此即便是不同的欧美国家,其英语作品也会相互引用经典,这也是成为了欧美文学的一大特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我们熟悉了一个经典之后,可能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自如。例如“Achile’s heels”一词原本出自一个古老的希腊故事,传说中的故事中的男主角在出生的时候浑身都被圣水侵染,所以刀枪不入,但是由于当时是母亲抓住他的脚后跟在圣水里浸泡,所以他的脚后跟并没有沾上圣水,因此这也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因此这个词也就代指“致命缺点”。在很多英文文学中都会引用这样类似的经典,有点类似我国的成语,在其文学发展中很多词语也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在翻译中注重经典的引用与发挥,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历史,还能不断更新学生的英语知识。
        (三)注重翻译策略的适当运用
        很多时候我们不并直译英文内容,要适当的运用策略才能使得我们的翻译内容具有“信、雅、达”特点,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即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也!顾信也,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也就是要在译文中体现“信:忠实、雅:美好、达:通顺”。首先要注意英语文学的内容导向性,要对英文进行合理化的翻译符合内容方向。其次,要考虑读者的能力与中心,使用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翻译具有服务性,要注重以内容引导,这样更加容易理解。最后,要加强“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的正确使用,例如诗歌需要有韵律性,朗朗上口才更加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在思想上也更能容易接受,而且学生在英文阅读中对于节奏感较强的内容更容易记忆,而一些严肃性文学则要尊重作者的本意,体现出英文原著的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科技拉近了不同国家地区人们之间交流的距离,但是语言的障碍还需要我们从翻译的角度去克服。由于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中要充分考虑到译文的实用性和可读性,结合整篇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背后的文化指向进行参考和分析。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建议基于作品本身的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探讨,不断优化翻译质量,为读者带了更好的阅读体验,也为我们了解世界不断打开更多的“窗户”。
        参考文献
        {1}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应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J]. 吴春芳.职业.2020(07)
        {2}大学英语教学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J]. 刘文嫔.中国西部科技.2010(21)
        {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 口嘉伟.海外英语.2018(16)
        {4}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文先娥.中学生英语.2019(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