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马齐鸿
[导读]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个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的欲,
        【摘 要】导入是一节课的首个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的欲,为整节课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本文试图从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根据小学英语课堂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以“趣”为先、以“标”为本、以“生”为重等优化课堂导入活动设计的对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导入 学生 对策
        课堂导入指在上课开始时教师设计的一些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活动。好的课堂导入留给学生一个可以跨越的差距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的欲,为整节课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一节成功的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活动时会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常见问题
        1.形式过于单一或复杂
        不少教师在设计导入活动时,喜欢出示上节课的单词卡片,让全班学生把单词齐读一遍或以开火车的形式轮流读,有些教师不管本节课是不是适合歌曲导入课伊始都要花两分钟唱两首歌曲,再做个游戏,这种机械的形式不但很难发挥好课堂导入的作用,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导致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渐渐淡化。
        2.活动目标偏离课时目标
        有效的课堂导入必须服务于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针对教学目标,立足教学任务而展开设计的。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是为了导入而导入,甚至偏离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如PEP5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A。课伊始,师生观看有趣的视频《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s jar?》。我的预设时师生进行问答T:Who stole the cookies? Ss:S1 stole the cookies?S2:…由于这个说唱问答的韵律不好掌握,花费了课堂一定的时间,才让学生的接龙问答慢慢地顺起来。可是当我问Who stole the cookies?时学生们面面相觑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更别说懂得我的意图。课后我仔细反思这个问答操练为后面的Personal Information作了什么铺垫?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联系?这样的课堂导入,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需要,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知、情、意。
        3.内容难度掌握失当
        教师应该面向绝大多数学生,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取舍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力求简单,操作性强,面向所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速,多用身体语言 “从易到难”,旨在调动起整个班级的气氛,导入新内容。
        如PEP1Unit 6 Happy Birthday Part B Let’s talk。教师播放一个动画视频来导入,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来回答问题。T:This is Tony. It is his birthday today.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old is he?”.根据小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该教师设计此导入活动,但是却忽略了针对这个动画所提出的问题已超越了农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节重点为 “How old are you? I’m….”问答,所以这个导入活动可以运用在拓展活动中。
        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对策
        1.课堂导入活动设计以“趣”为先
        “兴趣是最有效的学习的向导”,教师要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可有效利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教具也可以借助教室里的书桌、书本、黑板等在新课之前把学过的相关的内容以实物,模具,图片,影像等形式呈现现给学生或创设情景,师生在情景中进行交谈,操练和表演。
        (2)歌曲导入
        我们要充分利用PEP教材中有一些歌曲或chant服务于教学内容。我们甚至创编或改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比如在教五官各部分单词时,可以把假如你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这首歌的歌词改编成这样:When you are happy, touch your head , head. When you are happy, touch your nose, nose.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熟悉的旋律让他们自然投入事半功倍。
        (3)游戏导入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做游戏,如果能做到玩中学,学中玩能产生神奇的化学变化,使课堂丰富多彩充满惊喜。如,loudly and slowly (大小声)越靠近目的学生声音越响地说出该单词;touch the bomb(碰地雷)说到规定不能说的单词时学生大声地说出bomb;look,say and guess(看看、说说、猜猜)只出示一部分图片让学生说出单词。这些游戏活深受学生喜爱。
        在教学PEP1 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A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字母操,通过TPR复习字母A到I。师顺势做出J以及jump的动作。T:What’s this? Ss:It’s J.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字母J、K、L、M、N五个字母及以这些字母为首的十个单词,所以有趣的积木英语,让学生整体感知26个字母音,继而韵动的字母操起到了对已学字母形的巩固,利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at’s this?”让学生猜,就会紧扣主题往字母方向猜,避免了天马行空的乱猜浪费时间。
        导入方式最忌讳单一,我们要根据课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导入的方式。有效借用谜语、儿歌开讲短小而有趣的故事进行导入,学生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听课思想必然集中。除此之外教材中形象生动的插图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课堂导入活动设计以“标”为本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指挥,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这是我们为学生设计的一个预期,关键是怎么样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那就要通过导入这个重要的环节使学生能明确学习方向,产生学习期待,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把目标内化成为个人的内心要求。
        (1)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的课堂,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增加可以“跳一跳够得到的”新知识,教师要找准知识之间的信息差并有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而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中呈现"What are they? They are… "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图片或实物进行对话复习 “What is this? It is a_"。
        (2)会话导入
        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方法就是运用英语,在导入环节教师课运用会话导入,师生在问答对话中学生的思维是处于活动状态的,这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条件。会话导入的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入: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是唯一的,比如what is your name? What color is it? 等。对话导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问答,这些问题答案是发散的,学生需要运用并扩展了所学的语言知识。
        3.课堂导入活动设计以“生”为重
        教学活动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 “以学生为重”。教师选择导入的形式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参与适合学生的环节。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设计导入环节活动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氛围,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有效架构起学生和新知之间的桥梁,开启学生的“智力门户”,使学生主动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1)活动设计突出“年段性”
        教学必先了解学生。在教学实践观察中,在理论学习中,教师不难发现,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爱好都有所不同。五六年级的学生好胜心特别强,他们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可,个个想争先进为小组或个人夺取分数,我们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点在新课开始就引进竞争机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看谁听得清、看谁说得好、看谁读得准、看谁写得好等等。分全班,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竞赛。例如:全班选出男女生两个大代表队,进行接力说单词比赛,每组说出含有pl[pl]的单词,说得越多得分越多。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同学们的思维相当活跃,有几个还想出一些在C部分学到的单词,不仅获得了分数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班级进入到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
        (2)活动设计突出“层次性”
        由于接受能力有大小,基础有好差,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在同等教学环境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有层次性的课堂导入设计,既考虑到尖子生“吃不饱”的情况也要考虑到后进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教师设计的导入必须是有梯度的,尽量让好的学生带动学的吃力的同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例如PEP4Unit1 Our School Part B Let’s talk,结合上节课布置的作业——Design your school进行导入,课伊始,全班同学都拿出自己的学校设计图进行描述。S1:This is classroom. This is music room. This is …S1是一个学困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弱,他不能跟同学进行问答,只会用最简单的一个句型This is…介绍几个学校场所。以上即使有几个场所在远处,应该用That is …来描述。但是这样的导入让学困生愿意开口说英语,给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第二组是两个学生的问答:S2:Look! This is the classroom. That is the teacher’s office. S3:Where is the art room? S2:It’s on the first floor. S3:Where is the library? S2:It’s on the second floor. S2和S3是中等生,要求他们能根据前几节课的内容编排小对话,灵活运用语言,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第三组也是两个学生的问答S4:Good morning! S5:Good morning! S4:Look at my school. This is the music room. S5:Great! Where is the library? S4:It’s on the first floor. S5:Is this the computer room? S4:Yes, it is. S5:Oh, your school is cool. S4和S5是优等生,要求他们根据主题在课堂上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他们在对话中渗透了本节课的新句型。这样的导入环节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又顺畅了新课的呈现。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觉到进步,感受成功的体验。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导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成功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得整节课饱满生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英语,同时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2] 程志宏 李本和.课堂教学艺术[M].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邵成友?.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活动教学法.基础教育[J]?.2010年5期.
[4] 沈丽娟.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新课程学习[J].2010年6期.
 [5]戴则青. 趣味导入 激活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第8期.
[6]傅小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7]孙敏. 浅谈教学导入艺术[J].吉林教育,2014,(7).
[8]周亮亮.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读与写杂志,2016,(3).
[9]陈晓.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