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刘松眉
[导读] 当前,高职教育中英语教学往往被忽视,专业英语教学未能对就业发挥有效的积极引导作用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中英语教学往往被忽视,专业英语教学未能对就业发挥有效的积极引导作用,本文主要探索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就业;高职英语;教育路径;建议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的明确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就业为导向的市场所需的高职人才要求
   (一)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会外语不等于能翻译,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只是外语优秀的人才,更需要语言加其他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如能熟悉报价、协议、商务旅游接待、商务信函等特定应用型文本的翻译,或对某一理工类专业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努力成为该行业内复合型的新型翻译人才。
   (二)培养职业型翻译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职业化的趋势要求翻译教材的内容必须与毕业生日后所从事的就业岗位衔接。从目前高职院校 的就业岗位看来,多数从事跟单、外销、采购、业务洽接等与外语相关的职位。
   (三)培养纯专业型翻译人才。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长于理论,弱于实践。专攻理论翻译,这类人才在高职院校中比较少,但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应对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中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转变教学方式,高职学生不能有效地适用。教学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观念转变的程度就是发展的速度。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数学教学的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教学手段陈旧。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不学习当前现今的教育仪器,不用投影仪和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认为浪费时间,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条件陈旧。很多高职院校将专业英语课划归基础教学部门或通识教育部门承担,而不是将专业英语归属到专业所在的院系,这就导致教学条件陈旧,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与专业相匹配。
   (四)教材选择过于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本身英语基础大多数都不是很牢固,专业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一门较难的学科,而往往中文的专业课程尚不能得到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何况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掌握难度加大。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更不同于高中英语,高职英语应该是较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培养目标方面,高职英语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目的是培养出能够切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实用型人才。而在普通高校的英语教育则重点是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增强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高中英语则是在听说读写、语法、句型等基础语言教学上的打基础。
   (五)高职英语师资队伍总体素养不强
    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文学类专业出身,但是并不是学生所读专业的专业出身,很多英语教师没有相关专业的理论背景,常规的高中英语基础教学内容效果较好,而对某一领域的专业英语缺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也只能在翻译中教学,不能有效地将专业术语和英语相结合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也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无法连成一系列完整的理论和专业架构。


三、应对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以就业为基本出发点,明确教学目的。高职院校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行业用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更看重的是学生实践技能地锻炼。就单独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来看,教育部单独针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重实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对内容进行适当地改进,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使教学真正有效化。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注意课堂中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简单记忆或者对句型的熟背,而应引导学生借助所学会自主翻译英语业务资料,并与其他人能进行日常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二)改变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往往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当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学仍误导学生关注读写译为准,常以关注语法,关注单词,学期末都以笔试考试为考核标准,而不是关注听说技能的提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导向性作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直接与专业脱轨,更不用提服务于专业了。有些技工院校,虽说也属于职业教育行业,甚至都执行校本自定教材,内容就更加难以体现导向作用。作为教育行业,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各类专业教材,扩大专业教材的范围,在范围内选择符合专业实际的英语教学教材,才能让教材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让学生能熟知一些英语的专业术语。
   (四)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之路,加强实践性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达标的应用型人才,在当前,很多院校都是创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在教学中所讲解的理论知识,待学生基本掌握后要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去实践锻炼,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地方教师应进行及时引导,真正让学生掌握到一技之长。
        (五)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有针对性性培养一批专业型的英语教学队伍,如涉及到理工、经济管理类专业性教师队伍,让英语教师既会懂英语语言文学的听说读写,又能在某一其他专业领域扎实理论基础。
        (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都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坚持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注重教学教师实践,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根本的教育目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性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四、总结
    当前各高职院校应紧扣学生就业为导向,掌握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侧重翻译实践,培养学生与岗位群相关的实际翻译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合格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璨.以就业为导向优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 2020.01.10.
    [2]董志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数学教育路径创新[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28.
    [3]徐秀媛,李景慧.以就业为导向优化高职英语教育[J].知识经济. 2019.09.01.
    [4]任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模式构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4.15.
        [5]苏娅.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