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引领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构建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武汉青
[导读] 加速推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摘要:加速推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想实现德育思想深入贯彻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为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引领,重塑大中小德育思想。为此,要积极构建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将“三进”思想有机的融入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三进;构建
        引言: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认识到学校德育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割裂、脱节现象,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因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目前德育一体化进程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引领,来进行“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构建策略进行论述,以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进程。
“三进”引领下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策略构建
(一)以德育目标为先导,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总要求,各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要使得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之需,更要使得德育目标的确立符合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而确保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
        坚持德育目标为先导要从德育目标的设计入手,注重德育目标的整体性,德育目标的设计统筹全局,从整体上把握大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教学,为青年学生在儿童时期埋下社会主义的种子,从而使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除此之外,德育目标的设计各个阶段并非相互独立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在设计时要遵循系统性以及衔接性的原则,各个阶段德育目标的设计要从低级到高级,从单面向双面层层递进,从认知教育初步到能力教育的深入到最后情感教育的升华要利用各种契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逐步确立发展目标,形成社会责任感。德育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推进德育一体化要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幼儿阶段德育以感性为主发展其天性,小学阶段德育以情感为主培养其品行,初中阶段德育以思想为主培养其人格。高中阶段德育以政治素养为主,培养其志向,大学阶段德育以信仰为主,培养其担当。
        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根本所在。因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开展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势在必行。
(二)以课堂内容构建为根基,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
        课堂教学活动是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德育一体化的关键是课程内容一体化。著名的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判断是建立在认知水平之上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以认知水平的发展为基础。德育一体化要围绕课程具体内容,以课程内容为导向,全面开展。目前各阶段德育活动中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通过理论知识或者实践活动等开展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但由于各阶段的德育实施存在明显的差异,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各衔接阶段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简单重复,交叉甚至有时课程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在学生难以全面把握德育的本质内容。以课堂内容构建为根基就要做到在各阶段课程内容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内容的难易系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大,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做到课程的德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同时兼顾各阶段的差异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三)以统筹管理为关键,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有必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推动思想政治课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各中问题的出现,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发展,但由于思政课统筹管理机制建设缺乏系统性,稳定性,各个阶段的管理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德育目标缺乏协同性,课程内容的设计缺乏协调性。因此,在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中各阶段要统筹管理,努力做到领导决策机制,协调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一体化从而确保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三进”思想的引领下永绽光茫。
(四)更新传统理念,增强育人合力
        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割裂了大中小学德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教师加强讲授式教学,注重教材的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程内容难以做到入心,入行,目前我国的德育方式主要以学校德育为主,德育过程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脱节。无法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埋下德育的种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生根发芽。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在坚持将习近平三进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的同时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德育观,从多个角度落实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三进”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增强德育合力使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德育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
(五).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方式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时代性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时空界限,同时使得了丰富多样的德育方式也随之而来,学习的自由选择成为了可能,德育教学活动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数字化,信息化的网络资源进一步开拓德育方式新境界,为选择最优化的德育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用的雨课堂,钉钉,微信,QQ等方式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大中小学的德育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加强了各阶段学习者与管理者的互动,促进了德育一体化的工作的落实。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学生的实时德育状况,为家校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建立网络德育基地,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建立班级博客,开设个人网页等使网络德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可行性。网络化使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各类学生的“必修课”,只有将德育工作与现代网络平台相结合,德育寓于网络之中,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高。
(六)促进各校联合,加强沟通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各个阶段的德育的实施主体缺乏联合与沟通,导致德育目标的确立,德育内容,选择,德育过程的实施等存在差异性,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制度相差甚远,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任务落实到位比较困难。因此各类教育机构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设计德育目标,确定德育内容衔接点,制定德育的评价机制,各类教育机构之间取长补短,选择德育最前沿的内容作为各阶段德育的补充,各校及时反馈德育成果,加强反馈的连贯性,统一设立一体化管理的课程领导机制,进一步促进各校联合,加强沟通与交流落实大中小德育一体化。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引领,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迎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提升各校德育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实施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J].2017.02.010
[2]翁铁慧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哲学社会科学2018.4.7
[3][3]叶鑫.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一体化的逻辑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7,(2):58- 62.
[4][4]陈郭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研究[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2):80-87.
[5][5]邹维.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