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焕发思政课生命力的精神路径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严芳
[导读] 情感是思政课的灵魂,人的情感不是自然成熟的,而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起来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情感影响的主要课堂。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中,对拓展和提高思政课的功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搞好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也是助力学生把握科学知识。

严芳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情感是思政课的灵魂,人的情感不是自然成熟的,而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起来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情感影响的主要课堂。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中,对拓展和提高思政课的功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搞好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也是助力学生把握科学知识。
【关键词】思政课;情感教育;情感需求;情感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32-02

        一、对情感教育的认识
        (一)情感是思政课的灵魂
        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前苏联教育家阿扎罗曾指出:“在情感世界里,任何什么东西也不会自然地产生,因为这是与学习或者其他工作一样复杂和费力的心、脑、精神工作”。由此,人的情感发展离不开教育。怎样的情感才能触动我们的灵魂呢?所有的教育家谈教育都不能脱离情感。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
        (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国内外情感教育发展演进的一些基本观点:①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的教育,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突破口,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已从教育手段上升为教育目的;②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情感作为动力,已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与桥梁;③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需要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需要而且可以创造;④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可以培养,而且必须培养。归纳以上观点,可得出,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情感产生离不开交流和环境的熏陶
        有交流才能产生情感,这种交流是心与心的碰撞。疫情期间人间百态,特别是海外疫情爆发后,回国后留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甚至有的以德报怨,冷漠和自私让人发指。深挖根源,这与他们长期在国外受到的价值观教育是有关系的,家长平时在与孩子交流时可能只关心他们的物质需要,忽视了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价值取向更需家长的牵引。
        情感的升华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在武汉疫情期间,有许多年轻人做义工,有的在籍大学生与父母一起冲在疫情第一线,90后、00后的医生和护士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们在疫情中的无畏表现让国人感动得流泪。逆行武汉的白衣战士离开武汉送别时的场景,多少人流下感动的泪水,看到视频的国人大多也感动得泪流满面,感同身受才能产生情感共鸣,疫情无情人有情,全民抗击疫情多少感人的事迹,大环境影响下我们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得到了净化。
        (四)情感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功能
        “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影响学生情感的主要路径。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情感教育作用主要有:①动力功能。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消除消极因素,增强积极因素,没有情感的融入,单纯理论式“政治课”教学,会出现考分与品行相脱节。②强化功能。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个人行为的效能,个人行为会因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也会因受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改变。例如,在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有的加入防疫的战斗得到肯定或表扬后,会延续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得更好;那些撒泼打滚的人、留洋的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以洋为美”的在疫情期间公开不良言论、行为不妥,公然不遵守中国规矩的人,他们受到否定或批评,也会有所收敛甚至后退。③调节功能。


情感教育能通过调节情绪状态来影响认知对象的范围,以及认知的结果和程度,把学生的兴奋点调控在适度的层面上,引导其对周围事物有正确的认识,能辨明是非、真假美丑,产生情感体验,提高认识水平。④信号功能。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的效能。“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一些很难溢于言表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会通过一定的情绪方式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教师要细心观察,要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
        二、明确思政课情感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中渗透情感教育要明晰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感需求具体包括:建立良好情感的需求和转化消极情感的需求。
        针对学生情感需求,情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学生对情感具有认知、激发、调节、控制和改善的能力,使受教育者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感基调,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与其他教育正强化的功能。第二,情感教育着力于激发、引导、培植学生的高尚情感(情操)。具体为:①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等。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包括责任感、是非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等。③培养学生的人际情感。人际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交往标准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交往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体验。④培养学生的天人情感。一是关注生命、热爱生活、重视生命价值,提升生活质量。二是关注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包括培养其对人类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热爱和欣赏的情感、对自然界景色加以体验和讴歌的情感、对历史与现实中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道德境界加以赞颂的情感等,进而内化为学生的审美标准,并外显于其追求美、创造美的行为之中。
        三、在思政课中加强情感教育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情感与德育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向来也是主张知、情、意、行合一的,道德和情感是密不可分,道德的生命力在于情感。梁启超曾说:“信仰是情感的产物,不是理智的产物。”应该认识到道德修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而道德选择正是个人道德良知和主体原发性需求两者共同作用的产物。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确少“情”的润泽,道德教育常常是枯燥单调的思想说教,这种说教在一些方面和学生感知不相符合,甚至说教者自己也感觉空洞。
        其次,处理好情感与智育的关系。在升学必考、逢进必考指挥棒压力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实际上传授知识不是智育的全部,真正的智育应该是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养成学习习惯,掌握思维方法等。情感教育不只局限于狭隘的功利主义氛围,事实上情感教育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如何在完全意义上成其为人的教育。学校希望培养的学生都能像疫情中的逆行者那样,成为有情有义、勇于担当、专业知识和技能等都拔尖的人才。
        最后,处理好情感与艺术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有深远意义。国家已把艺术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在政策层面已经得到肯定。蔡元培也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艺术并不只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的培养与熏陶,思政课上应提倡让学生在艺术中体验、认识和接受艺术审美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审美对人格培养的巨大作用,把艺术审美、培养高尚情操和知识学习等,作为学生人生至美至高之境界追求的途径。
        情感教育是思政课的灵魂,情感教育对拓展和提高思政课的功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切实把情感教育渗透、贯穿到教学的各环节,融入情感和时代强音的思政课,“走心入脑”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才能让其更好引领我们自信生活在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家华 黄天贵 .思想道德修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