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研 科学备教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刘仪
[导读]

刘仪    招远市第九中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27-0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够代表教研组向各位汇报,我感到非常荣幸!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们教研组关于数学二轮复习教研的具体做法。
        一、确立指导思想
        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要点在于整体知识、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重要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具备基本的答题技巧,掌握基础的答题方法。但由于知识点过于密集零散,学生们很难通过一轮复习就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在综合应用类题型的解答上,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是承上启下,强调系统复习,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教学任务是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掌握,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整体性知识网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核心素养。也因而对复习计划有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明确复习备考原则
        一是要准确把握命题方向。重视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和理解,研究需深入,把握到位,明确掌握“考什么”、“怎么考”。加强对核心内容、主干知识和新增内容的复习与落实。
        二是要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高考题目是基于教材进行设计的,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无不源于教材,甚至出现将教材中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存在将教材中题目进行合理拼凑、组合作为真题出现。同时,教材中还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剖析研究,读通悟透。
        三是要强化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落实。复习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能够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强调方法与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融会贯通。
        四是要提高解题规范性。教师要身体力行,示范解题步骤,方法、技巧、规范。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条件,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合理选择运算方法,以提高运算效率,减少运算量,提高准确率,注重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是要重视通法训练。二轮复习中,为了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主要以方法、技巧为主线,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要在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极易出现为强调某些技巧设置相应的问题,而忽略了处理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因此,要重视对高考通用数学方法进行集中的、系统的讲解和训练。
                六是要重视考点热点。从具体的知识点上来说,一是要重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的复习,尤其是解三角形问题,从三角、向量、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等多角度分析研究;二是要重视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复习,尤其是位置关系中垂直关系、三种角的求法;立体几何小题中,线面关系、截面问题、球与多面体的切与接问题等,要重视几何法的运用。三是要重视概率与统计大题读题审题训练,要重视对题目表述方式的理解,尤其是与其他知识结合成为综合型题目时,要懂得如何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从具体的题型上来说,小题要重视分段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零点问题、切线等问题;大题则要重视单调性、极值、零点、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函数不等式;同时,要重视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的考查,体现核心素养。
        三、命题趋势分析
        今年高考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将实行文理数学一张卷,是“三新一旧”的过渡年,未来将执行新高考方案、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同时使用现行教材。国家将全面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实“五育并举”,教育部研制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备课组通过对命题趋势的研究分析,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具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备课组认真研读了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关注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的关键词。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更新为: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普遍性基础性要求,又提出了个性化的发展方向。高中数学理念更新为:学科核心素养为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业质量提出了具体标准。同时,更新课程目标:由“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两能”(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双基”转变为“四基”,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发展为四能,更加凸显了对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二是关注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着力点和具体要求,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试题试卷、考生水平和考试目标的关键量尺。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为“一核四层四翼”,“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四、备课组工作措施
        (一)多管齐下、吃透学情
        因新冠疫情导致开学延迟,学生们在家进行参加线上教学,通过师生对接交流,发现普遍存在居家学习自律性差、学习热情不高、知识遗忘严重、网络听课“听多记少”、答题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一模数学考试的分析发现,选择题得分不均衡。单选题部分知识点如第1题考查集合运算,第5题考查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第6题考查高尔顿板、二项分布,第7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几个题目的得分率不高,反映出该知识点掌握存在普遍问题。


1-8题的得分率分别为89.4%、93.3%、73.8%、70.7%、67.6%、44.3%、60.9%、72.3%;多选题9-12题得分率为41.2%、60%、35.4%、52.5%,普遍较低。主观题得分偏低。其中13、14、17、19题。规范性有待提高。通过一模考试来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答题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制定进度、周密安排
        根据复习进度要求和实际情况,4-5月进行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函数与导数、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和综合训练;6月份进行三轮复习(模拟训练、微专题复习);7月份进行自主复习(回归基础、考前指导)。
        (三)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始终把“高质高效”的目标要求放在首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课流程:备课准备、集体研讨、听课评课、集体评议。一是在个人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备课组集体研讨,老师们有备而来,集体研讨才能有的放矢。二是按照教学计划,每周选择一位组员,进行听评课,在面对学生的真实情境中,展示主讲老师的备课思路。相比传统的集体备课,听评课可以使组员从多个角度接受讯息,并引发深刻的教学思考与感悟。三是集体评议,大到复习备课的整体思路,小到复习目标的设定和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对复习计划进行全面具体的评议讨论,各位老师相互启发,使得集体备课更加具体化、清晰化、细致化。
        (四)研做真题、科学备考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做好横向研究。我们对近几年来不同省市试卷中相同领域的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通过研究发现,高考题中存在着重复题和变式题的情况,比如2018年全国一卷21题与2011年湖南文科卷22题如出一辙,2018年全国一卷理科19题与2015年全国一卷理科20题几乎相同,所以历年高考题是最好的备考资料。二是做好纵向研究。将同一年份的全国各类高考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为此我们每一位备课组成员人手一份近10年的试题分类汇编、2019年全国卷数学双向细目表等资料,便于分析对比,深研深挖。.
        (五)追根溯源、钻研教材
        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比如:
        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就像散落在海滩上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们的挖掘、打磨、提炼就会熠熠生辉,对学生们的复习备考产生重大积极意义。
        (六)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一是集体参加教学讲座。如苗金利老师《2020年高考数学靠前备考策略》、张健老师的《高考数学学科备考》、焦宇、段纪飞、韩永权老师的《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系列》等讲座。在通过讲座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交流心得、共同成长。二是教学资源共享。组内老师轮流制作讲评课课件,并分享共用。优质教学资源,如隐零点专题、阿氏圆讲义等。三是集体学习。共同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用于改进日常教学质量,如几何画板、希沃白板。
        (七)定期检测、有效讲评
        众所周知,取得成绩的关键是落实,每日有训练、每周有检测,限时完成,及时批阅反馈。只要布置就有检查,通过对学生学案试卷的细心批改,科学统计分析,找准病因(知识、方法技能、书写规范性等),认真讲评,并且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八)注重策略、心理辅导
        随着高考日日临近,学生的紧张、焦躁心理逐渐加重,使休息效率和学习效率下降。我们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具体情况要时刻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调节,为我们的学生保驾护航。
        五、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一模暴露的问题、延期开学居家学习和学习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备课组提出以下计划及措施建议:
        (一)备课放在优化设计上
        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不求全、但求联”(举三角函数例子);基本技能教学设计“不求巧、但求熟”;思维方法教学设计“不求深、但求悟”;基本能力教学设计“不求难、但求变”(举椭圆例子)。
        (二)技巧放在选题编题上
        选题以陈为主,进行精选,提倡积累,根据题目性质可以分为:课本题、易错题、基本题和重点题。编题以新为主,通过适应、迁移、应用和指导等方式进行。组题以真为主,立足于历年各地及全国真题,以真题作为组题方向。
        (三)提高放在试卷讲评上
        通过试卷讲评提高备考质量,从策略上讲主要通过独立研做试卷,通过批改、分析制定讲评策略,并以学生的思维误区为基点,分类讲评。避免出现对答案式讲评、就题论题、缺乏提炼的误区。
        (四)落实放在能力训练上
        能力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专项练习(专题练、小题练、错提练)、限时训练(选、填、基础类解答题)、规范化训练(仿真题、模拟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解题的速度、节奏、灵感和耐力。
        (五)功夫放在问题矫正上
        一是规范矫正,卷面书写要求工整、完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题题都扣分。二是运算矫正,善于思考、算理。三是技巧矫正:先易后难,不纠结,不空题。
        总之,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分类要求的原则,内容的选取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密切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防止过分拔高,加重负担。二轮复习是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水平的大检阅。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辛苦而艰巨的,但它也是充满希望、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帮助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向成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