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庭院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简述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贺显杰
[导读] 在现如今这个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摘要:在现如今这个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许多思想受西方欧美思想的影响,逐渐加入了许多外国因素。这种思潮也渐渐融入到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很快就引起了建筑行业领导的关注以及重点重视。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传统国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在当代缺失。不能让高楼大厦取代传统的建筑方式,要让传统建筑方式在当代更好地运用,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庭院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庭院建筑的起源与构成进行研究,接着分析了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与现代庭院设计中的交融部分接着对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统庭院;现代庭院;中西文化融合
         引言:随着庭院建筑设计的发展,庭院设计从最初的中国传统庭院设计向更高的审美和实用水平转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庭院室内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庭院文化与现代庭院设计思想相融合,保证了庭院空间的过渡和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与现代庭院设计的完美结合为我们提供了设计现代居住空间的契机,传统庭院设计的突出影响与现代庭院设计的功能性相结合,使得庭院设计更加和谐。
         一、中国传统庭院的起源和构成
         (一)中国传统庭院的起源
         传统的庭院在东西方一直都被人类居住所应用。道家风水观念体现在自然环境对住宅的影响。自然的一部分风水其中就包括着人,认为任何自然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和谐是风水的基本主张,人类居住建筑空间要与自然相互协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在我国地上文物最大的省份山西,其园林古建筑庭院空间中,早期树木遗留下来的也是少之又少,现有的植物配置很难反射出当时的地址样貌,研究工作相当困难。
         (二)基本构成元素
         古代造园多为私人庭院,通过相关古籍的研究有利于把我古代优秀庭院植物配置手法进行总结,探索古代园林发展历史和文化,分析古籍中关于庭院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手法,探讨传统植物配置原则的应用。中国传统的庭院构成的主要元素还是以园林绿化为主的。例如半透明篱笆,花墙,房屋演变出台,楼,小亭子,连廊有了九曲,桥一类的变体,之外还增添了自然元素,其中水,石头,植物之类的是最重要的,使得构成元素更加丰富。墙便是最明确的围合要素,墙与连廊,建筑物,共同维合成庭院,通常用的是砖墙,构成庭院的隔断,切断院内外的视线联系,封闭性非常的显著。为突破庭院过于沉溺的封闭感,园林中会把墙体镂空虚化,在实体墙面上设置镂空的空窗,或做成通透的漏花墙面,从而将比较陈旧闭塞的界面变成灵动的虚界面。廊也是一种“虚”的围合要素,连廊进一步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结构。在园林中,廊不仅是独立建筑连接室内外的手段,还是各个建筑的联系通道,连廊可以遮风挡雨,可以休憩,也起到了分离各个空间的作用。建筑小品和自然植物要素共同构成了庭院中所说的景观元素,他们的存在为庭院中增加了情趣和空间层次。
         二、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与现代设计在庭院设计中的交融
         (一)空间布局上的融合
         传统庭院空间中的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和添景等造园手法,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在现代庭院设计中,也是常用来营造包含文化底蕴和特色表现力的庭院空间。相比传统庭院的创新点在于组织材料和组合方式的变革,像新型结构和材质,以及造园技艺的丰富和提高,但它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意境却是与传统庭院的深远韵味是一致而和谐的。
         (二)意境要素上的融合
         中国艺术的表现力在于含蓄而又意境深远。不论是传统的艺术作品还是如今的艺术作品中都体现着这种道不尽的艺术意蕴。从民族文化的蕴意中体会时光、自然之美。在现代庭院设计中通过生活艺术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延续。意蕴是对生活的艺术化,是对有品位生活的精神化。

所以中国传统庭院设计和现代庭院设计的融合是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美学的体现,是灵活、发展和创新的载体。传统和现代意境要素的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庭院环境。
         (三)设计理念上的融合
         庭院是居住空间和活动空间的一个过渡、相交融的地段。完美的居住生活和自然环境是不相分离的,所以庭院环境是居住生活的精髓,因此,在现代庭院设计的时候,应该吸收借鉴传统庭院设计的精华部分,将传统庭院的优秀设计意蕴融入到现代庭院设计的创新性、灵活性、艺术审美性当中,对整个居住空间进行更有灵性的规划与创作。传统庭院设计的优秀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已经融入现代庭院设计中。
         三、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与现代设计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
         (一)生活方式的应用
          在传统的中式文化中,四合院、南方园林建筑都有体现宁静的氛围,传达出主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所以从传统中国的建筑中就能看出庭院是为了与外界形成一道屏障,为主人保持建筑的宁静的一种屏障建筑。随着时间的变迁,在后来的发展中庭院的功效越来越多,变成人们饲养、嬉戏、聚会等拥有众多功能的生活娱乐场所。寄情山水之间,驰骋于沙场之上,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传统中式生活方式的期许。所以建筑的设计思路也被生活方式所影响,传达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二)造型手法的应用
         传统庭院造型手法中的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庭院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在世界三大造林体系中,中式园林艺术十分得到推崇,它强调的理念为“天人合一”、“虽为人造宛如天开”。建筑与自然相融合也是现代的设计当中追寻的一种理念。拥有一个好的造型,是建筑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拥有独特的造型设计,不仅仅能够为建筑本身的细节打分,也会提升整体的效果。例如苏州博物馆入口处那扇几净明亮的玻璃门,再加上大堂也有透明玻璃落地窗或小的六角形窗户,这种设计让人们可以不出大堂就能观赏到庭院里灵动的山水景色,也让室内和室外的景色融为一体,让游客有一种未出室内大堂就置身自然的感觉,这就是独特的设计功效。
         (三)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5000年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对如今的影响也是十分庞大。古代许多名人诗人寄情于山水的思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像陋室铭中的核心思想对大家的启发,是人们艺术审美在建筑中的寄托。传统文化中人们寄情于物,利用物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例如荷花表示高洁的品质,山水能代表对理想的追求和崇高的品格等等。所以这些情感在庭院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在现代的庭院建筑中人们大多都引用假山建筑与水相结合,营造山水情景。自然的清净与城市的喧嚣相结合使人们能在劳累的生活中享受片刻宁静,十分受到人们喜爱。
         四、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剂贯通古今的良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历史为基础。人们在习惯了现代喧嚣的日常生活之后,越来越向往古代朴素、自然、宁静的生活。对于传统,我们应该尊重借鉴。传统庭院对于现代庭院设计的影响有着非同反响跨越时代的意义。我们应该做好现代庭院设计的同时,将传统庭院设计的精髓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达到新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1]阎欣怡, 李琦. 中国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在庭院设计中的交融与应用[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 (12):53-54.
         [2] 彭莎, 李嘉华. 中国院落精神在居住小区中的应用 ——以平武县南坝镇江油关社区为例[J]. 四川建筑, 2018, 第38卷(6):41-42.
         [3] 王姿. 从红砖美术馆看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J]. 设计, 2019, (17):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