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旨在解决初中生的学习重难点,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可以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掌握知识,进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当下,有许多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者正在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成果继续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引导,而关键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越多样,就越能够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情感体验,如此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分析传统初中数学教学问题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部分。其中,数学抽象是指学生可以化抽象为具象,以具象化方式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逻辑推理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预判和分析;数学建模是指学生可以总结数学规律,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解题模型;数学运算是指学生可以运用巧妙的计算方法精确、快速计算;直观想象是指学生能想象二维平面图形的三维空间样貌,以及函数图像的翻转、平移等;数据分析是指学生有较强的数字敏感度,可以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数据,理清数据关系。
由核心素养的内容可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在让学生自学自究,但是传统数学教学因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引导方法不科学,导致学生不愿思考,尤其是学困生和中等生会因为某些知识非常难理解而变得不愿意思考,从而导致其学习分析能力逐渐降低,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差。同时,教师有时候为了赶进度而不会给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学习依赖,更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久而久之,数学核心素养自然慢慢变差。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新路径——问题导学法
(一)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1、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根本
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则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根本的出发点,所有的问题情境设计必须要在尊重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进行,旨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素养很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根本的教学宗旨。
2、兼顾提升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学生往往抓不住基本的重点,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在考试时不知所措,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因此,在对数学问题情境进行设计时,教师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重点知识,将重点难点知识及基本的知识串联起来,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进而形成思维图,学生就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重难点,学生学习时就能够轻松并深刻的记住它,也能学会基本的应用,提升数学成绩。
3、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直接让学生对公式、符号、图形进行熟记,这样虽然能让学生记住很多的数学符号,但也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往往只知道数学符号的样子,但却不知道怎么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时,让学生自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既可以了解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符号的运用,也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学的策略
1、基础和前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当下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只有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作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2、方法和策略
2.1以中考为核心,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
在新中考模式下,所有的重难点知识都需要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帮助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灵活的思维。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缜密性与严谨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细微处探知解题思路,并运用理性思维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尤其是在新中考指导思想下,考试题目已经不再单纯地进行一个知识考点的考核,而是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在融合多个知识点中覆盖全面,往往是一个小题目中就包含着多个知识点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性解题思维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在有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考题中,会将坐标系与化简方程等知识,甚至更多知识点进行融合,从而考察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虽然分解开来都是简单的基础知识,但却需要学生抽丝剥茧地一一展开多角度分析。这一过问题情境的过程既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严谨而缜密的思维训练,更需要学生能够从基础性知识运用入手,不断拓展自身学习能力,不仅要进行数学本质思想的挖掘,还应追溯与探究问题的关键点,由此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学生在层层递进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2生活情景教学
客观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更多的是枯燥、无味。这既是由我国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无疑是为教师摆脱应试教育束缚,依循学科特点灵活变通的一种良好途径,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丰富数学学习生活,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体验。
从“三视图”的学习分析,生活情景教学就是教师以生活实例构建教学情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三视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从生活的角角落落学习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生活实例时,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景或者物,例如:以“探究埃菲尔铁塔的三视图”为例讲解何为三视图、如何绘制三视图等等。同时,在学生绘制三视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简单的生活物品入手尝试自己绘制三视图,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用给学生太多的教学指导,只是提出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构建问题情境并寻找解题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必然提升,问题导学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育,既是能力提升的教育,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中能够逐渐的对基础知识得到全面的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在应试环境下,让学生逐渐的掌握重难点知识的解决思路,培养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以上论述仅为笔者个人观点,期望对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振宾. 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课堂的优化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1).
[2] 王惠.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检视及改进[J]. 教学与管理, 2018, No.737(16):48-50.
[3] 敖特根.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004(018):249.
[4] 任荣.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 058(10):74.
[5] 张华丽. 美丽数学 魅力课堂——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思考[J]. 文理导航, 2019(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