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常态,在新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可能,甚至思维培养本身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核心。本文中简单探讨重构了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并大量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内容,希望在新技术辅佐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字华容道APP;不规则图形
从传统意义上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其课堂教学氛围相对严肃且不开放,学生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另一方面讲,这种不开放导致了小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严重下降,学习精神压力陡增。而小学生本身抗压能力较差,如果无法轻松愉悦学习,很可能陷入学习困境危机。而现如今,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逐渐成为可能,它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开辟了新天地。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下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开展是有必要的,在开展过程中它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围绕学生主体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围绕学生主体展开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是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它主张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并希望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效引导启发活跃学生学习自主思维,帮助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思考的有效学习体验方式。换言之,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要地位,引导组织学生的发散性数学逻辑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可展示他们知识才华的有效方式,如此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敢于运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展开数学学习过程。而教师方面也能够顺理成章的成为课堂教学主导,发挥自身应有价值作用。
(二)知识表征多样性原则
表征多样性原则是反映于学生头脑中的,它直接对应于原理抽象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同一事物或问题的表征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也会因此产生不同学习感悟。比如说经典的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如此,它主要针对某一个分体分别采用数、形两种方式进行展示,而学生本身也会由此产生不同学习感悟。但总的来说,是小学生的基本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性思维。而教师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知识表征多样性优势,也会更加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乐于展开合作交流过程,这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
(三)教学启发性原则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是真正将学生作为主体,发挥教师良好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自我思考与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也希望帮助学生解决某些问题。当然,数学学科本身抽象,知识内容丰富,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该方面逻辑思维过程中需要围绕教学启发性原则展开,指导学生全面学习抽象知识,例如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知识等等,充分运用信息辅助技术为学生展示某些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的知识图像与动画形式,进而为他们更加轻松、直观的展示知识点内容。而在真正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也会尝试运用不同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新技术内容感同身受数学知识学习的魅力所在,处处启发学生学习数学,感悟数学[1]。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下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开展的案例实践应用
面向小学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与小学数学本身积极融合,强调对小学生数学开放性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不断完善化教学活动设计内容,以设计为基本核心展开教学过程,特别重视教学创意设计与迭代过程,融探究与设计实践活动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小学生与教师一同反复设计与探究完成某些多媒体信息技术案例设计,最终形成教学大纲中希望达到的学习成果,追求对教学内容及问题的有效转化过程。而在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则主要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解规则、制定标准、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完善教学内容、实施动手实验,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化归思维、逆向思维、全面重构面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流程。以下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为例展开教学设计。
(一)培养学生情感感知、生成数学问题
首先要培养学生情感感知,帮助学生生成数学问题,在小学生数学思维表现中思考其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有效方法与特征,确保小学生脑海中具象思维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采用数字华容道作为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工具,一方面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帮助他们顺利掌握化归思想。为此,教师可帮助学生选择“数字华容道”APP,专门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为主题展开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发散逻辑思维,直接生成引出求解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
(二)问题分解优化、确定教学挑战
在问题分解优化、确定教学主题可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数字华容道APP。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两个小挑战内容:第一,结合数字华容道APP掌握数学化归思想,第二,运用化归思想直接解决某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问题,实现问题分解优化,为小学生学习该课明确挑战内容。
(三)讲解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学习规则、制定教学标准
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数字华容道APP数学教学标准与学习规则,围绕教学流程直观引导学生学习并解决数字华容道中的3*3问题。然后逐步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解决4*4数字华容道问题。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必须为学生讲解数字华容道APP的基本使用规则,制定教学任务标准,帮助学生合理化控制时间,学好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相关知识内容。
(四)展开教学流程、完善教学方案
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合作灵活运用数字华容道APP,按照学生想法保证他们独立完成APP使用过程,但是考虑到许多小学生可能对APP并不熟悉,有可能无序完成操作,毫无数学思维科研,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找到快速完成APP操作的方法。在教学案例设计应用中,教师为学生主要讲解了APP中的某些小技巧,例如田字格、两块联动等等,一行行复原3*3数字华容道内容。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主要结合《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完成状况来引导他们有针对性添加不同辅助线,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之前所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等等图形,然后在利用旧知识(周长与面积)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当然,教学中教师也运用到了化归思想,帮助学生运用APP归纳不规则图形变化的有些规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4*4华容道的解题过程,实现师生教学共进[2]。
总结:虽然数学思维培养是较为漫长的过程,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科有效加速这一过程,运用各种技术或APP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难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进而为小学生规划未来数学计划,实现教学突破,保证做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应用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王红玉.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 2016.
[2]赵威.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17, 000(019):P.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