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职业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利用信息技术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数学问题,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高职数学
1信息技术对于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优化价值
1.1教学内容更加形象
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方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许多学生面对高等数学中抽象的内容会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2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许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维上还停留在中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多是静态的,主要是研究数量运算,但在高数中,主要研究转换过程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主动转换自己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会觉得高等数学学习很难。为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应的变化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分析,例如,在学习定积分概念时,单纯用黑板绘制,是很困难和不形象的,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和绘图软件,把分割的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2.1遵守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数学理论为主,数学实验或数学建模为辅的原则,不能主次颠倒,违背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组织数学课堂演示实验时,应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模式,并结合阶段学习内容对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安排。选择模型时,不仅要考虑其实用性,还要考虑其趣味性和易被学生接受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基础,减少难度,一些典型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
2.2应以实验辅助教学
提供特殊的数学实验或数学建模课程会使数学理论的学习和上机实验脱节。专门性数学实验课,侧重于数学软件的熟练使用,与某些基础课程关系不大,对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没有明显的优化提高作用,学生只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真正发挥实验辅助教学的作用。提供特殊的数学建模课程,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这对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数学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把数学实验或简单的数学建模课适当地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3师资力量的配备
高等职业数学教师应及时充实自己对计算机数学软件和语言编程的知识。要把数学实验纳入数学教学,就必须熟悉有关的课程和数学软件,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才能进行数学建模。如果数学实验建模教师是数学专业出身,就应及时充实自己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否则在使用计算机方面难免力不从心;如果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对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新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需要新型、跨专业、高学历的综合型教师。
3信息技术对于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3.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高数中包含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这些概念的文字描述相对较长,如果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讲解这些概念,不但耗时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非常抽象,容易走神。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根据课件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教师也可在课件中配以相应的图片,方便学生学习。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微积分极限定义的时候,老师常常会给学生简单地介绍刘徽的割圆术,老师很快地做了介绍,但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 Flash动画展示割圆的理念,老师一边用动画演示,一边用语音讲解,通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刺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割圆法的思想,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2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制作课件开展教学
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明确要教什么课,怎样教,知识系统如何表现出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作出更精美的课件,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融入到课堂中,以更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教学。
3.2.1利用课件,整体设计课程,突出重点理清层次
老师在接课后,要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在新课开始时,我们先来介绍课程总体情况:课程目标是什么?这门课涉及什么问题?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门课和什么有关?把问题弄清楚,学生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如只听老师讲课或只讲大纲,效果往往不理想。但只要合理设计课件,这些内容就能很直观的呈现出来。
3.2.2利用数学软件绘画系统
运用数学软件绘图系统,让图形、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例如 Matlab可以用来辅助高等数学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图像和动画,使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学习和理解。
比如,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对于复杂的空间几何图形,如果老师用手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所画图形往往还不标准、不规范、不美观。事实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Matlab等数学软件,将复杂的空间图形制作成标准的、规范的和美观的图形、图像或动画来展示。它不仅使学生对复杂的空间几何图形有了直观、全面的认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图形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微课教学手段的应用
微课是建立在视频基础上的教学手段,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进行专门化设置,可以在短短的5~10分钟,将这一知识点讲解给学生,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知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并且微课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时间规划学习,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选择在哪个教学环节应用微课,如课前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利用微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课后让学生根据微课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者弥补自身学习中的不足。这样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结论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数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利用高职数学课堂进行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在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麻芳舒.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5):59.
[2]高洁.周玮.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6:86-90.
[3]朱玲芳.数学文化如何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J].教育现代化,2016,3(39):366-367.
[4]王小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当代教育,2018,000(003):P.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