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图形与几何“前置作业有效设计与应用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陈舒舒
[导读]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此领域的内容对高段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我们日常教学“图形与几何”内容时还可以发现,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多时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需要充分的时间,甚至需要进行操作实践,这样往往导致一些老师在组织学习中因时间因素匆匆而过,无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把一部分问题提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操作实践,届时再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生本课堂更加有效。因此,针对“图形与几何”领域探究如何有效设计前置作业以及应用非常有必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趣味性的前置作业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安排规划,对教学方式也有策略性的计划。教师在前置性作业设计时,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思维,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因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相关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逐渐认识到数学的本质,从而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良好地促进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六上“圆的认识”第二课时探索了解为什么轮子的形状是圆形的?我们设计的前置性作业是
         
         
         
         
         
         
         
         这样的前置性作业不仅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还增加了与父母一起探索奥秘的机会。当学生有了切身经历探索不同形状的轮子的运动轨迹后,在课堂上的交流反馈会更加容易理解,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针对不同的内容和目标,设计有目的性的前置作业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在生本课堂中其实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做准备的,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本节课的实质性问题,制定一些难易适度、可操作性强的前置性作业。
         例如六下《圆柱的表面积》的前置性作业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这样的设计,学生会去关注圆柱表面由哪些图形组成以及在制作的过程中,让他们经历底面周长和侧面一边的长度之间的联系。在课堂反馈和交流中,有助于推导出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三、挖掘教材知识,设计低入性的前置作业
         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要求等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入”要求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谁都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只是发现的多和少。每个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有效地学习,再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补充,相信学生理解的非常深刻。例如五下《正方体的认识》的前置作业:
         
         
         
         
         
         
         




四、找准教学重难点,设计根本性的前置作业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前,一定要精心备课,熟悉教材的重难点,抓住知识的“根”,课堂上再举一反三,达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圆的面积》时,我们就抓住圆如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一条根展开研究,最后是这样来设计前置性作业的:

         通过实验,我认为圆的面积是这样求(                           )。
         我们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圆形面积是这样求的(                      )。

五、结合内容需求,设计实践性的前置作业
    实践性前置作业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通过操作活动可以解决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操作中得到解决。同时实践性前置作业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作业环境,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
         例如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前置性作业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六)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设计探索性的前置作业
         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好奇心,数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学习权在学生个人,坚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就要求前置作业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主动探究,通过前置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知识和积累方法。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教学前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作业:


    前置性作业从教师的布置,学生的完成,作业的检查,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环,教师应给学生的作业予以适当的评价,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在平时,对学生细化一些作业要求,养成习惯,可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课程改革还在继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除了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设计,还跟其他因素有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师在苦教中得到解放,学生由苦学转换为乐学的这条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