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科学活动,是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科学活动,能创设形象生动的图像和音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接受。因此,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应用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幼儿科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对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科学活动进行高效教学的重要意义做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科学活动进行高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 信息技术;科学活动;高效教学 ;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信息技术使科学活动变得更生动,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潜能。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幼儿如果对活动感兴趣,他们会全神贯注,积极参与,积极探索,活动过程师幼双方轻松、愉悦,活动效果非常好。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好的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幼儿园科学活动高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科学活动,丰富了教学模式,将视频、游戏、图像和声频等多媒体资源运用到活动中,给幼儿以多种感官刺激,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让幼儿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探索世界,转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减少幼儿学习的困难
科学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充满无限想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幼儿缺乏分析能力,科学知识和概念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制作成幼儿乐于接受的动画,将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理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减少幼儿学习的困难,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时期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科学活动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将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可操作,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幼儿想象的事物虚拟出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师备课变得便捷、高效
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操作,教师避免了制作大量的教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必用过多的语言解释科学现象,幼儿可以从逼真的动画中了解,将枯燥无味课堂变得活跃,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科学活动进行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支持幼儿科学学习
由于幼儿的想象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科学现象难以理解,例如:宇宙、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过程等,这些科学现象教师用语言难以描述,难以展现,幼儿想像不到这些情景,课堂难免枯燥乏味。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的情景支持幼儿科学学习。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八大行星》,此次活动来源于大班一个幼儿在图书室的发问,他拿着一本《太空的奥秘》说:“老师,这个是地球,这些是什么球啊?”我在给他讲解时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围观,孩子们问了各种问题,原来孩子们对太空的好奇超乎了我的想象,由于是突发的问题,我只能指着书上的图,指指划划行星运行的轨道,解释了半天,孩子们似懂非懂。于是,课下我搜集了行星运行的轨道的视频,又利用信息技术做了行星运行动态的模拟轨道,在课上讲解时,幼儿通过观看行星运行轨道视频和动手操作行星运行模拟轨道,都惊呼宇宙的神奇,幼儿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对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位置基本掌握。幼儿没有见过行星,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宇宙行星的环境,将抽象的科学活动变得形象,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二)制作游戏支持幼儿科学学习
幼儿科学活动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再组织数学活动时,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例如:中班数学活动《小王子历险记》,小王子要救出美丽的公主就要解锁密码,通过挑战关卡认识5、6、7。幼儿用翻页笔自己控制电子白板,选择先通过的关卡,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活动的兴趣。第一关幼儿通过“敲门声”音频数出数字5,第二关通过数森林里的猴子数出数字6,第三关用放大镜找一找数字7,最终解锁密码。幼儿通过听一听、数一数、看一看的方式完成了活动目标,获得了喜悦。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活动过程轻松愉悦、幼儿自主学习,体现了幼儿主体性原则。
(三)制作动画支持幼儿科学学习
动画形式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在幼儿科学领域中一些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或是偶尔发生的科学变化或自然现象我们无法每天追踪到。例如: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胚胎发育需要一段时间,如若单纯地讲解或是看图片,幼儿很难想象胚胎发育过程,但幼儿通过观看胎宝宝的形成及生长过程动画视频,形象、生动的了解到胎儿的形成过程。又如:中班科学活动《雷和闪电》,雷和闪电是偶尔发生的自然现象,不是想什么时候看到就能看到,我搜集了有关雷和闪电的视频录像,并将形成过程制作简单的小动画,幼儿通过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到雷和闪电形成原因。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活动的运用,用最短的时间形象逼真的演示了漫长的过程,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2.武爱红、李艳丽.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06期
3. 俞小艳.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整合[J].科技视界.2017年33期
4.师燕.幼儿园科学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临泽县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