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国家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其中,幼儿园教育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手工活动对于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此次研究,主要是以临汾市某幼儿园为例,了解幼儿手工活动中动手能力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培养
引言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源头抓起。谈到学校教育,那最早的就是幼儿在校学习了,幼儿在校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才是真理,实践才能让幼儿学到更多知识,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所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要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以下做出了关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讨论探究。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
在目前,由于幼儿活动材料的不完善,我园活动区自然物材料的提供及投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活动材料不足,种类单调,有的缺乏可操作性;材料陈旧,不能及时更换和增添新的活动材料;随意性大,没有目标,缺少计划性。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同时也找出了问题存在的一系列原因。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从本班幼儿的实际出发,来确立自然物活动区的教育目标,而学习材料——自然物的提供就必须紧紧围绕着幼儿的教学目标,并要有目的地进行投放,且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和习惯性特点,并且要体现教育性,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使幼儿能够真正地玩起来。
为了培养幼儿在玩中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搭建和拼插一些相关的积木,进一步使幼儿掌握一些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搭建的基本技能;通过让幼儿在学会使用不同材料的玩具的过程中,发展他们身体上的各个小肌肉群动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使幼儿动作协调、统一的教育教学目的。
在关于如何提供幼儿的自然物游戏材料方面,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更新和完善科学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质量。
2、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要想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培养,首先,幼儿教师就必须要重视美术活动教学的开展。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来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美术活动作为一项能够对幼儿多种能力形成以及智力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整个学前教育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诸多家长也对美术活动教学给予了较高的重视,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较高的绘画水平。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幼儿自身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如绘画、剪纸、撕纸、折纸等,都需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身亲手进行完成,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美术活动,以达到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应该要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让幼儿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而不是一味的观看教师的演示,并且,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活动,对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切实、充分的考虑,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稀奇想法和意见,教师应该积极地的鼓励和帮助幼儿完成,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进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针对小班的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教学时,该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刚刚参与到幼儿园学习中,动手能力还较差,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项目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如叠纸的活动,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演示一些叠纸的物品,如小衣服、小青蛙、千纸鹤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之后,向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刚才教师叠的那个一个小动物呀?”幼儿此时就会踊跃的进行回答,教师就可以选择幼儿最为感兴趣的小动物,教授给幼儿如何进行折叠。再如,对大班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复杂的活动,如梅花开了,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系列的材料,如纸条、颜料、橡皮泥、水彩笔等,让幼儿自由的选择材料对梅花进行制作,有的幼儿选择利用橡皮泥搓梅花,有的选择用水彩笔画梅花,教师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够直接帮助幼儿完成,以免无法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最后,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搜集起来,进行全班的展示,并由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投票,选出最为优秀的作品,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良好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莫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形成。幼儿年龄较小,正处于一个活泼好玩的年纪,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抛接沙包的小游戏,对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抛沙包的游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将幼儿两两分为一个小组,一个抛一个接,来回进行转换,也可以叫幼儿单独进行抛接,如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等,教师还可以开展抛接沙包比赛,连续接住沙包次数最多的学生获胜,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行锻炼,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养成可谓是一举多得。
4、在各种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最后,教师在各种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想象力也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准备一系列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应用和探索,如教师可以利用硬纸板剪出一些几何图形,分发给幼儿,叫幼儿自己进行拼接,并且,教师还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中,产生思维的火花,对激发自身的想象力,拼接出一些优美的团,如小鸟、小鸡、熊猫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
幼儿园手工活动内容、形式要丰富,幼儿园手工材料应符合年龄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打破幼儿园手工活动内容陈旧单一的现状。同时,针对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应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幼儿的手活动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逐步改善幼儿的体力活动环境,提供一种安全、积极、愉快、和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环境的手工活动。
参考文献
[1]吕武.我国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其优化路径分析[J/OL].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袁红云.依托课题研究,助推家园共育——以宝成幼儿园在航空资源背景下的课题研究为例[J].科技风,2019(31):74.
[3]周金梅,徐茹倩.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阳市区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