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江雪琴
[导读]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强化孩子在科学方面的好奇心
        摘要: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强化孩子在科学方面的好奇心,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可以将科学活动和幼儿游戏进行结合,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断对科学知识展开学习,并形成科学意识以及能力。本文分析在幼儿园中班,如何让科学类的活动与游戏结合,实现课程游戏化,希望对提升科学教育实施的实效性是有一定帮助的。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游戏化

        前言:当下科学教育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这已经得到教育领域的认可,在幼儿园内,对孩子普及一些科学知识,组织简单的科学互动,让孩子对科学学科形成浓厚的兴趣,孩子对游戏本就是十分喜爱的,若是科学活动可以用游戏化的形式开展,孩子就会对科学活动产生非常强的积极性,科学教育的开展就会更加有效。
一、幼儿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在科学方面形成学习兴趣,并对科学精神产生一定的追求,让孩子从小就能热爱科学,形成科学兴趣,科学教育中可以借助多元化方法,让孩子形成自学能力,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形成探究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多数孩子非常喜欢玩游戏,这是因为脑细胞发育形成的客观需求,在游戏中大脑就得到不断完善,这是孩子都十分喜欢游戏的主要原因,教师要利用好孩子的这个特点,让科学活动与多样化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借助游戏化的科学活动,让孩子对科学形成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二、当下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科学教育在很多幼儿园内并未受到重视,教师会将一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孩子,这其实忽视了孩子兴趣方面的需求以及自主创新的发挥。教师比较注重知识教育,希望可以在学前的阶段,让孩子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认为这样孩子就能在入学前,打下基础[1]。但其实这并不符合学前阶段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本身应该是有趣的科学活动,教师只注重了知识讲授,忽视了对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孩子无法产生兴趣。一些实验环节教师进行演示,孩子进行观看,没有亲身参与的机会,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无法获得实践体验。
(二)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
        孩子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对外界的兴趣是十分浓厚的[2]。如何让孩子获取到足够的科学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要注重过程为导向,在科学教育中,让孩子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结果传递给孩子,这样无法让孩子形成兴趣,对实验结果也没有直观的体验。


三、中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策略
(一)营造游戏化的活动氛围
        在科学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孩子本身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种情况下活跃有趣的活动,更加能够让孩子产生兴趣,对孩子的兴趣有基本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转变科学教育的开展方式以及方法,设计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并且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比如一些孩子非常喜欢的卡通人物,可以作为科学游戏的材料,营造出游戏化的氛围,将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另外结合科学教育的需求,将一些科学领域的事迹引入进来,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教师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让孩子形成浓厚的兴趣,多接触一些室外活动[3]。让孩子接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界的魅力,并对自然界形成探索的欲望,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科学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创造开放性的情境
        科学教育中创设出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充满着情趣以及智慧的活动空间,并不是物理概念中的空间,而是结构合理以及优良的活动环境,在科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可以营造出科学氛围十分浓厚,游戏环境十分丰富的环境,可以作为科学活动的基础。另外是在游戏化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园所处的位置以及条件,对空间展开高效利用,为幼儿活动进行区域的划分,户外区域、专用室、各个班级区域以及功能区,这些都是要进行高效开发,让科学活动更加具备趣味性以及开放性,孩子可以在科学活动中充分互动以及交流,营造出科学文化的气氛,从而让孩子喜欢上科学探索的过程。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
        以游戏的方式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这样孩子就能在玩中学。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改变科学教育的开展形式。比如教师可以举行科技节,或者是在户外组织一些科学游戏,让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科学兴趣,并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比如让孩子制作风车,在玩的同时,也是学习到科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充分学习。
(四)进行游戏化科学教育评价
    在游戏化教学实际开展中,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感受,在科学教育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和特点,然后结合孩子本身的个性,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另外是教师要关注孩子个人的情绪,分析孩子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想法,然后对孩子的思想进行引导,促进孩子的创新发展,并对孩子的安全进行保护。对于孩子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要采取鼓励和引导为主,孩子有进步,教师就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信心。
结论:总之,现阶段科学教育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需要让孩子充分意识到,科学活动是非常有趣的,这样孩子在科学方面就能形成兴趣,发挥出科学教育的实际价值,借助游戏化的方式,将游戏和科学教育结合,有助于提升孩子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媛文,蔡萍.多媒体辅助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调查研究——以黄平县三所幼儿园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146-147+159.
[2]左崇良.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现实困境及归因分析——基于湖南浏阳G幼儿园的实地考察[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5):157-164.
[3]王铧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研究——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6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