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做语文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以及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语文作业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多且单调,机械地重复写作业过程,不仅压抑了学生思想,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小学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为题,并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 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多且形式单一,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完成作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思维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也毫无益处。鉴于此,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以达到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效果。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堂一项重要的课程,语文作业则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则要通过写作业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然而,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现象却不如人意。因此,就要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1、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布置存在形式化的问题
为了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在日常教学之后,教师通常会布置一定的作业。就小学语文学科来看,抄写作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作业类型,将课堂上学习的生字、句子等抄写三到四遍,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这种机械式的抄写作业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反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理解教师布置作业的深刻用意,很多小学生将其视为必须完成的作业,并不能够做到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印象,仅仅是在完成作业之后就扔在一旁。对于语文课堂中学习的生字和词语,通常只要在课下稍加巩固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坚持认为“熟能生巧”,将反复练习和抄写视为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但是最终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同时,长期布置这样枯燥烦琐的抄写作业,还会导致学生失去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1.2、不重视基础训练
小学是学生掌握字词的关键时期,能够良好的掌握字词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观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教师不重视对字词等有关基础的训练,对生字词等的训练都较为随意,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抽查,并没有将其纳入语文作业中,导致学生掌握不牢固,致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严重违背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1]。
1.3、作业缺乏思考性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以及创造力是布置语文作业的目的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大量抄写的作业,如:抄写优美句子、段落等,这样不仅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简单重复的作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也会造成阻碍。
1.4、作业设计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不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偏多或者作业难度偏大,学生不能独立自主完成作业,这时便会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如此一来,作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还助长了抄袭作业的不良风气,极大地降低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2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措施
2.1 合理适量设计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是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而小学又是学习生涯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的是成年累月的积累沉淀。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应遵循合理适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勿急于求成,一次布置过量的作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练习;三四年级以对句子训练为主,五六年级的学生则以文章为重。在设计问题时,题目难度不可过大超出学生地能力范围,这样只会助长抄袭作业等不良风气,不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2.2 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和作业布置中,学生不仅仅要认字识词,学习基础语文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通过语文作业,进行拓展探究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审美鉴赏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语文作业的形式达到这一要求?
老师在基本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适当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地拓展和延伸,一方面能够活跃学生的思想,发散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老师可以布置有意义的拓展作业:让学生自行了解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理清任务关系,并找找类似的历史著名故事还有哪些。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拓展作业多少会有点困难,所以老师要加强引导,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拓展作业,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历史书籍、或者用手机、电脑上网查资料、观看相关的影视剧等等。老师不仅要授人以渔,布置培养学生能力的作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完成作业的捷径,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轻松愉快有意义,省时省力[2]。
2.3 ?多元化学习策略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多元化设计,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当有关景物描写时,老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类似的景物的特色,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通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并写出各自的感想,通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并因材施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对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教师应当以学生对学习知识不同的掌握程度为依据,采取多元化的设计策略,引导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打破以往语文教学模式及作业模式禁锢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就应当使作业具备丰富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特点,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总而言之,语文作业对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作业是否有趣、有效,并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真正做到小学语文的作业改革,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业点评时应尊重每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小学的语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宝莲.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上),2016(05).
[2] 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