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王先云
[导读] 课堂即时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从上课开始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摘要:课堂即时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从上课开始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即时评价策略包括适当的评价时机、丰富的评价内容、客观的评价角度、多元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策略
前言:
即时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即时评价”更加直接、快捷,更易发挥导向监控作用。因为“即时评价”及时,所以能够使学生的印象更深,产生趁热打铁的效应。小学语文课堂的即时评价就是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表现做出及时的、有效的评价。即时评价也是语文课堂的间接反映,是对教学内容的正面反馈。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都会出现评价形式单调、评价时机不恰当;评价语言枯燥;评价内容不真实等现象。这些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即时评价的效果,甚至会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
一、适当的评价时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评价时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的讲解是需要上下呼应、相互对应的,因此对于词汇语句的专业性、针对性要求也会更高,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发言或表现进行即时评价是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著作《论时机》一书中写到“幸运之机好比市场,只要错过机会,价格就将变化;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这就表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准确把握时机以避免错失重要的信息。同样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要进行课堂即时评价之前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要耐心等待并适当的给予鼓励;在学生成绩优秀时要表达出充分的赞赏并积极地给予表扬;当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只有准确的把握时机,才能更加准确有效的解决问题。著名的教育学家唐晓杰先生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侧重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在巩固学生成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不断的突破与创新。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通过即时评价给予鼓励和帮助。 
二、丰富的评价内容
小学生处于一个对外界所有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因此很难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语文学习上,所以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尤其是在进行即时评价时,一定要避免评价内容枯燥、评价语言苍白和评价形式单一。语文的学习还要求参与者投入充沛的情感,所有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也要全面兼顾情感与知识,要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一)评价方式多样
教师应该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不仅仅依靠口头语言这一种方式进行即时评价,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评价。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即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所有教师在进行即时即时评价时,可以借助一些类似于摇头或举大拇指等简单易懂的肢体语言辅助评价。举止形态学表明,一些非语言的动作行为可以更加轻松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适当的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对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反馈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评价语言丰富
简单地评价好坏、对错并不是即时行为评价的正确表达方法。

即时评价的语言应该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必须要有参考价值。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错误逐条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并逐步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首先要先进行夸奖,并与学生就其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进行讨论,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敲打,避免学生因为骄傲而放松了学习态度。
(三)评价内容真实
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在做出即时评价时,一定要端正态度,保证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不可以用“真棒”、“真不错”等语言敷衍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可以因为成绩差异区别对待。
(四)评价细节具体
教师的即时评价一定要是具体的、指向明确的。对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这三方面一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即时评价,不要用同一套语言体系敷衍学生,也不要语焉不详,内容模糊。当然,这三者处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相同的地位,所有教师在做出评价时也不可厚此薄彼。
三、客观的评价角度
新社会的教育观念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主导课堂,二者相互交流,教师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及时的给出反馈。在进行评价时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为了避免教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影响评价的客观性,教师可以要求被评价学生的前后桌与自己一起评价,然后结合多人意见做出最中肯的评价,努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跃学生思维。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它不能决定一切,教师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对这个学生下定论。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可能数学成绩突出,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短板,所有语文教师在做出评价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够因为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就对他整个人给予否定,也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优异就对他的所有方面都进行夸奖。传统的语文课堂大概一直都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了教学观念之后,应该将问答时间缩短,并给学生的主动表达预留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及人生理想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最后结合多方面因素给出评价。
教师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达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与进步空间做出不同的评价。在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问题也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尽量帮助每个学生找出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论学生成绩优秀与否,教师一定要确保自己客观公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真理不是只有一个。同样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也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敏感程度、学习语文的速度以及未来的成长道路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评判标准也应该是不同的。语文是一个人文色彩特别鲜明的学科,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塑造。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之中从听同一个老师上课,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也都是不同的。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受益,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基于二者做出对即时评价。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还要酌情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语文学习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优缺点,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的语文成绩、基础知识储备和个人对语文的情感理解等方面,让即时评价真正的做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后久如.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53.
[2]夏庆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