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苏雪珍
[导读]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但不少农村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摘要: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但不少农村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导致教学质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低,尤其缺乏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使得农村学生阅读面较窄,语文成绩较差。因此,文章将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入手,立足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提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兴趣,即便没有老师的监督与要求,他们也会主动学习,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始终欠佳,因此,有必要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展开研究。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现阶段农村初中学校大多数没有完全引入新教学理念,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少,填鸭式教学并没有被撼动,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以课本知识为主,课外阅读基本不存在,学生思维固化,作文缺乏新意,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性不高等问题没有得到改变。同时,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有限,阅读质量不高,多数学生的阅读均来自教师的强制,很少有学生主动阅读,这样一来便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常将阅读看作是一种任务,而不是出于自身兴趣[1]。因此,改变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便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二、立足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措施
(一)创设良好阅读氛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之所以不喜欢阅读主要是由于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多数农村家长并不能给孩子创设家庭阅读氛围,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校中为学生创设。近年来,多数农村学校都设立了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实现物尽其用[2]。
        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数喜欢展现自己,尤其是对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与四位诗人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等。在查阅以后,随机挑选几名学生说一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再由其他同学补充,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阅读质量也会提升。
(二)创新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新型教学手段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绝大多数学生对带有情境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将阅读内容改编成生动有趣的话剧,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3]。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官员、说真话的小孩等,让他们惟妙惟肖的将课本内容再现出来,这种新奇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阅读中。教师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并将阅读内容以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观看,这也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对学生未来成长百利无一害。
(三)结合学生兴趣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与学生兴趣点的结合。尽管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于城市较差,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农村各方面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网络建设日趋良好,很多农村初中学生也开始接触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剧等,为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从这一点着手。如在学习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一课以后,教师可以将文中的李白与当下较为流行的手游中的李白相对比,并向学生提问“手游中的李白有一句台词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这句话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在什么情境下写的?主要讲的是什么?”且将这些问题设为今天的课外阅读内容,在下次上课的时候随机提问。由于现代农村的网络环境并不像以前那样蔽塞,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也会主动投入到阅读与查阅中。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面有限,还需要努力学习才能了解更多知识。
(四)引入竞争机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竞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着较大兴趣,合理的竞争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不同形式的竞赛,如以诗词为主题的阅读竞赛,看哪个小组可以背诵的诗词最多;或者以人物传记为主题,看哪个小组所将的人物传记最全面、最详细;或者讲一个自己认为比较感动的故事等。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委由其他小组成员担任,实现互评,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即可,以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真正感受到教学中需要自己的参与,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所关注的要点。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虽然不断改善,但很多方面仍然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尤其是在家庭阅读氛围的创设方面,基本不可能实现,但只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发挥现有优势,了解学生兴趣点,合理创新教学环境,依然可以实现优质教学,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德川.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的方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132.
[2]陆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01):35-36.
[3]李桃.探究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