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以期达到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强化;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强化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语文老师能够优化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强化和重视阅读教学,能够适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小学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人类在进化之中,先发明了语言,摆脱了人与人之间肢体交流的弊端,促进了交流的范围和效率。后来又发明了名字,让历史的传承得以被记载下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知识不断被更新,文明不断推进,不可否认的是,文字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而我们所学习的语文,就是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以文字为载体的,将历史与未来,世界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串联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在语文学科当中,阅读能力便是很重要的一项学习技能,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和外界的信息,是学生除了课堂以外最大的知识来源途径,除此以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快速及时地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任务,而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件事就是要广大师生都意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程度。各位教师应当重视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养成自发性阅读的好习惯,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调整原有教学观念
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来说,产生一系列限制性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足够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澄清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指导者,与学生处于同一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该合理的掌握课堂教学的秩序和尺度,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的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学习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要与学生讨论的主题,或者在课堂中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生之间的讨论,然后教师根据此过程中讨论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几个问题:
1.什么是火烧云?
2.我们见过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3.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4.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在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文章的选择中,应该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从多个方向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阅读结构。
(二)应用多元化与灵活性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活动不足,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改进并且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例如,包含音乐、图片、视频和其他教育材料的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作辅助工具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印象。
例如,在《九寨沟》一课的教学中,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品读九寨沟的珍禽异兽,并被这个童话般的世界所折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表格,在表格中注明文章中出现的景色和动物,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做什么等等,完全交给学生,让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并最终完成这张表格。在表格的填写过程中其实已经帮学生整理了课文中几种动物的特征和景观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应的景观和动物,通过图文结合的手段来再现文中的情景。借助多媒体进行层层深入,无疑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宽阅读渠道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学活动也受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扩展性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前提下,要不断拓宽阅读渠道,增加阅读容量,让学生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多过滥而影响阅读的效果。一般是把体裁相同,题材相近的文章和现有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列出课外书籍的目录,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阅读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例如,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诗歌有冰心的《雨后》、?郭风的《童话》、金波的《春的消息》、圣野的《夏弟弟》、余光中的《乡愁》等;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中外童话、寓言,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叶圣陶童话》等。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中外散文有冰心的《往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朱自清的《背影》、《匆匆》、《绿》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水平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静.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魅力中国,2019,(52):249-250.
[2]贾小英.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J].神州,2019,(36):235.
[3]韩志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9,(1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