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利用非常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学。在这种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占到主体位置,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阶段的起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语文学习中,阅读又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小学的语文阅读不仅仅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语言的重要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方式及对策
小学的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有效完整的掌握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概括和理解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况
(一)学生缺少独立阅读的机会
在新的一堂语文阅读课中,教师的教学顺序一般是新字认识然后是朗读接着是对重要的内容进行解读。小学生生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通过老师给予的知识点提取和归纳以及总结来进行理解学习。但是,小学的语文阅读所锻炼的就是小学生有关知识的阅读理解,并且能够从中自主的提取出有用有效的知识点,如果老师将所有知识都帮助学生总结出来,那么学生也就缺少了这个过程的体验,没有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缺少这一过程会也会阻碍学生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那么在课堂中如果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那也不能够提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独立阅读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探索,得出的结论老师可以给予及时的补充和修正,但不要一味的将结果直接传送到学生脑子里,这样才能提高他们自主理解并从文章中提取有用知识点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过度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
在小学阅读教育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一步到位的达到自己和家长所期望的目标,但学生不是机器,何况是小学生。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作为教师更要重视他们是否爱这一学科,对这一学科是否有兴趣,从而能达到让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自愿的去学习,和享受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比如在新的阅读课开始前,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的新的学习内容中。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发表自己的看法。书本的规定答案并不是唯一,教师不能为了成绩而局限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思维。有时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未必是一件坏事。
(三)教师不够重视知识提取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大多数的内容只是拘泥于课后答案的固定模式,在这过程中,学生很少的体验到自己亲自去总结知识点的经验,因为教师已经将知识点直接提取,并直接的输送给学生让学生自行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因此缺少了自己去提取知识的体验,久而久之,他们不但不能够自己提取知识点,反而习惯于教师传授已经提取好的内容,从而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下降,语文阅读也因此变成了一项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也不能通过课堂的学习来锻炼知识的提取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缺乏了提出自我观点的能力,这样教育下的学生变成的“复制品”,学生的想法大多相同,这种教育就是为应试教育而教育。
二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对策
(一)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的语文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和熏陶的作用。当小学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他们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会慢慢的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无论是对于一个班级还是学生个人,如果每个同学都积极学习,那么这个班级就会产生互相促进、积极进步的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和增强每个中学生的学习意识。
另外,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和教师,除了给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平常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也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经常鼓励孩子的效果要远远超过过多的指责他们。尽量创造和谐与融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能够愉快地投入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山,只有不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峰顶。小学语文阅读内容一步一步变的词汇多句子难,随着新得教学内容得不断加深,学生更应该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分小组学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的教学模式,分小组的学习无疑是一种高效有利的学习形式。在小组的划分和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共同探究,一起探索文章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其他学生的想法和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并对学习内容加深了解。在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下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锻炼他们语文阅读的能力。并且使语文阅读学习的课堂变得更高效率更灵活,学生们也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得到更好的鼓舞。
比如遇到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分为小组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进行讨论研究。在学生自主研究和讨论过后,可以让小组选出代表来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和从中发现的有用知识点,也可以分享小组讨论时遇到的问题和不同意见,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组的讨论结果来给出最后的总结和意见。这种分小组学习的模式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们积极的参加到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来,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去阅读
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当中应以小学生为核心,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是最为关键。所以老师在进行教授目标过程中阅读时去掉心中杂念,精神要专一,心绪要安定,要自我形成一种享受的心理去接受语文,万万不可一遇到生词难句,就意乱心烦,失去兴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过分紧张和抵触心理都会形成一种消极状态和抗拒心理会妨碍学习语文阅读。让学生去喜欢上阅读爱上语文,小学的语文从简单到复杂,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谁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家长和教师都要鼓励孩子去积极的学习,让他们拥有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遇到困难一定要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对自己所学的语文阅读理解深刻。
(四)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大多数的课堂教育当中的。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例如多媒体,让多媒体设备成为协助课堂的有效设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整个语文阅读的课堂变得更多元化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教学内容也会变得更广泛,增加语文阅读的整体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高效。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过程当,应当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一个漫长并且艰难的过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研究式课堂的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优越的学习和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的学习。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五环渐进式”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J].小作家选刊,2017(23).
[2]吴忠豪.小学语文与课程教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164.
[3] 林玉洁.依托文本潜心涵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