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侯晓琳 韩强 李静 崔梅花通讯作者
[导读] 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51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经常规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清洁灌肠后肠梗阻仍无明显缓解时,经鼻或经肛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治疗后观察肠梗阻缓解效果。
结果 51例患者肠梗阻导管均置入成功,均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置管24~48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置管24~48h后92.2%患者肠腔气液平面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肠管扩张程度减轻,置管后超过90%患者病情有显著好转或部分好转。置管后每组各12例患者行手术,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置入肠梗阻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肠梗阻导管;减压;结直肠癌;肠梗阻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时,病情常常不易缓解,易发展为危急重症,易发生肠管坏死、穿孔,出现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以往常需要急诊手术。但因术前准备不充分行急诊手术常难以进行规范的根治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广泛,安全性高,费用相对低廉,其临床应用可使急诊手术转变为限期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本文共收集自2014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51例诊断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包括肠梗阻后首次诊断结肠癌(A组)和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B组)两种情况,经常规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清洁灌肠至少3天后肠梗阻仍无明显缓解后,行经鼻或经肛两种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经导管减压、引流治疗后观察患者肠梗阻缓解效果。
1.1资料与方法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男3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岁,平均病史13.8天。肿瘤发生部位位于升结肠17例,结肠肝曲7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10例,直肠8例。其中A组患者26例,平均病史15.3天,发生完全性肠梗阻1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1例。B组25例,平均病史12.3天,完全性肠梗阻1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5例。50例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1例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经肛置入肠梗阻导管。
        1.2肠梗阻导管置入方法及冲洗方法(1)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从一侧鼻腔插入肠梗阻导管至胃腔,在胃镜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远端,退导丝,退镜,体外试水通畅,前端气囊内注入注射用水15ml。(2)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循腔进镜至肠梗阻部位,肠镜无法通过,肠镜直视下分别放入导丝及套管后,循导丝及套管送入肠梗阻导管至梗阻部位近端,予导管前端水囊注入30ml蒸馏水后置管结束。上述置管后经胃肠减压装置持续减压。定期注射器冲洗、回抽保持管路通畅。
        1.3手术方法 A组患者全麻后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Ⅰ期吻合。B组患者行开腹探查,根据情况实行肿瘤复发切除术和或肠粘连松解术。
        1.4观察指标 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情况;置管24~48h后复查腹部X片,观察导管位置、气液平面数、肠管的扩张程度等情况。
        1.4结果 51例患者肠梗阻导管均置入成功,均无置管相关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置管引流期间未出现肠穿孔、肠坏死。置管24~48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置管24~48h后与置管前相比,92.2%(47例)患者复查腹部X片显示肠腔气液平面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肠管扩张程度减轻,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者多数病例于2~5d可见导管前端到达回肠以远。92.2%(47例)患者置入肠梗阻导管后每日引流量较应用普通鼻胃管明显增多。本文将显著好转病例定义为:置管24~48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排气、排便恢复或明显增多,立位腹平片气液平较置管前减少50%以上。

部分好转定义为置管24~48h后腹痛、腹胀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肠鸣音较前有所恢复,排气、排便未完全恢复,立位腹部平片气液平较置管前减少50%以下。缓解不明显者各项指标较置管前无变化或恶化。
        26例A组患者中65.4%(17例)患者病情有显著好转,30.8%(8例)部分好转,3.8%(2例)缓解不明显。置管期间有2例发生堵管,2例因引流效果不佳转行结肠支架置入。12例发生肿瘤转移,12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治疗2~13d后顺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I期吻合,术后均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3例于置管后8-32天死亡,死亡病例均有肿瘤多发转移。25例B组患者置管后44%(11例)病情有显著好转,48%(12例)患者病情部分好转,8%(2例)缓解不明显。置管后有2例发生堵管,1例堵管后导管脱出40cm转行手术。9例发生肿瘤转移,12例行手术探查及治疗,术后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于置管后2-4天死亡,死亡病例均有肿瘤多发转移。
1.5讨论
        研究显示高达30%的结直肠癌会发生恶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后常因手术后粘连、肿瘤复发等原因发生肠梗阻。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如行急诊手术,常因肠梗阻致肠壁充血水肿,急诊手术难以达到I期吻合,可能需要结肠造瘘,行二次手术,增加手术创伤、手术风险及并发症。随着肠梗阻导管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越来越多应用于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常规术前准备[2]或肿瘤姑息性治疗手段。肠梗阻导管可在胃镜辅助下置入到十二指肠降段以远,且可随着肠道蠕动而向肠道远处推进。本研究结果显示,置入肠梗阻导管后每日引流量较应用普通胃管明显增多,能更充分行肠内容物减压、引流,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入血,减轻肠壁水肿和炎症反应[3],为患者赢得一定术前准备时间,提升Ⅰ期吻合机会,减少并发症,避免可能的二次手术[4]。对丧失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患者亦不失为暂时有效缓解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方式。其他类似治疗方式包括结肠支架,但其常应用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发生低位肠梗阻时[5]。且费用昂贵,置入困难甚至失败率较高[6]。
        综上,无论是因肠梗阻首次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还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导管置入都是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Biondo S1, Martí-Ragué J, Kreisler E,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utcomes of emergency and elective surgeries for complicated colonic cancer. Am J Surg,2005,189(4):377-383.
[2]王红岩,董齐,柳青峰,等.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698-701。
[3] Shi Y, Zhang XP, Qin H, et al. Naso-intestinal tube i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ileus than naso-gastric tube in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t J Colorectal Dis 2017-Clinical Trial. 2017,32(7):1047-1050.
[4] Araki Y, Isomoto H, Matsumoto A et 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procedure in acute obstructing colorectal cancer. Endoscopy,2000,32:641–643.
[5] Sebastian S1, Johnston S, Geoghegan T,et al. Pooled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ing in malignant colorectal obstru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04,99(10):2051-2057.
[6] van Halsema EE, van Hooft JE, Small AJ, et al. Perforation in colorectal stenting: a meta-analysis and a search for risk factors. Gastrointest Endosc. 2014,79(6):970–983.e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