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 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蒙金葵
[导读] 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医学效果和护理实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参考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普通组运用穴位贴敷,参考组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参考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普通组,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临床参考指标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看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临床和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恢复进程,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中药药熨包;妇科腹部
        随着临床医学理念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的理念逐步在外科中运用,快速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是推动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腹部术后不断改良患者胃肠功能,更加便于患者尽早恢复进食,防止避水以及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和失调,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术后肠梗阻的出现,更加帮助患者康复[1]。相关的医学研究可看出,穴位贴敷、中药药熨包对减缓腹胀,推动胃肠功能恢复,缩减术后排气排便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参考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参考组患者年龄处于3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1.5)岁;普通组患者年龄处于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1.6)岁。根据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都同意将个人诊疗资料用作公开课题研究,科室以下发审核批复准予开展研究。
1.2方法
        普通组患者运用穴位贴敷,患者术后7h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后,护士帮助患者翻身,术后第 2天帮助患者尽早实施床上活动以及床边活动,护士指导患者练习咳嗽、翻身,放松四肢肌肉等缓解腹部切口疼痛,严格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足三里、中脘、神阙穴等。穴位贴敷首次贴敷持续6h进行揭除,术后第1天进行1次/d,4h后揭除,连续贴敷4d[2]。
参考组患者则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联合治疗:(一)穴位贴敷的中药组方:延胡索15g、乳香和没药各10g,将上药碾细为末,配以姜汁搅拌至均匀成膏状备用。取药膏适量于专用穴位贴上,将药膏敷于普通组上述穴位,每天贴敷 4-6 h,观察局部情况,有瘙痒和红疹需要及时停止, 治疗至肠蠕动恢复为止。(二)中药药熨包的组成成分:积实、木香、香附各100克研成粉末、小茴香250克、食用盐100克。把上述药材装入合适的布药袋,加水以药物刚湿透为度,把湿药袋放到微波炉加热3-5分钟,药袋内温度保持在50-60°为宜,术后第1天起运用加热药袋置于患者腹部作顺时针推熨,每次推熨大约15-30分钟,每天1次,另对患者实施护理。
1.3护理要点
1.3.1操作前护理:(1)操作前评估:做好患者的评估工作,评估皮肤情况, 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出现破溃等,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对疼痛及热的耐受程度,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好防污保护。冬季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必要时为患者遮挡。(2)情志护理: 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不适,易发生各种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了解其心理需要,耐心与患者沟通,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室友间多沟通交流,消除患者不安紧张情绪, 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操作时护理:操作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随时询问患者感知,及时调整药熨速度,温度,防止烫伤,治疗过程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及时更换或加热。注意药袋干湿适宜,过干达不到疗效,过湿污染衣物和床单。如出现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
1.3.3操作后护理: 治疗完成后,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嘱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治疗后30分钟内不宜接触冷水,1小时内不宜洗澡,以维持较长药效。记录时间、部位、温度及患者感受等。
1.3.4饮食调护: 胃肠功能恢复后,护士引导患者调试膳食结构,饮食宣清淡易消化为主,以补充体内水份。避免进食产气和易发酵的食物。促进肠蠕动,从而促进患者排气。
 1.3.5康复护理:床上早期锻炼在术后6h即可进行,引导患者实施腹部按摩以及抬臀等,下床锻炼在术后24h开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订个性化康复计划。第一次锻炼可有护士协助进行,并及时给予指导。体位变化可引起胃肠道反射而促进肠蠕动,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5]。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检验使用χ2;数据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较于普通组,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临床参考指标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和表二。







3.讨论
        腹部手术患者因为受到手术创伤以及麻醉等不同方面因素影响,控制胃肠蠕动,使患者肠蠕动出现混乱,长期的胃肠功能紊乱也会使得患者引发肠粘连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而中医基础理论提出,腹部手术对患者元气造成损害,气虚血行不利以及手术瘀血致血脉瘀阻、气机不畅,进而发生胃肠运动功能障碍[6]。
        通过上文两组对比研究结果可知,相较于普通组,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临床参考指标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相关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药熨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临床和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恢复进程,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穴位贴敷主要机制在于通过药物对皮肤产生刺激,引发经络腧穴效应,药物利用皮肤直接吸收发挥相关的药理功效, 局部刺激神经,通过反射和传导可用于胃肠神经,从而改善气血平衡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抑制解除,恢复正常排便,改善生活质量 。中药药熨包治疗,其不但具备药物对穴位的显著刺激效果,同时也能发挥药物自身的价值。其中积实具有破气消胀,下气通便作用,木香健脾消食,香附主治肝郁气滞协痛、胃腹胀痛、消化不良之功,小茴香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食用盐具有提高药物渗透性作用.二者进行联合运用,不但可促进肠道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同时还可避免患者出现术后腹胀情况[7]。
参考文献
[1]韩炎艳. 中医康抚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作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17).
[2] 黄翠琴, 付华智, 付提高,等. 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8).
[3] 陆虹宇. 中药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现代养生月刊, 2019(3).
[4]刘颍, 王海燕, 凤婷婷,等. 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9):89-93.
[5]王雪燕, 韩素丽.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13).
[6]张洁文. 加味金黄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 2019(8):735-739.
[7]牛雪荣. 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