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胡婷
[导读] 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病变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病变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01~2020.01,以此时间段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为研究主体,共计100例,归纳其综合治疗以及护理过程。结果:在100例患者当中,护理有效率达96.00%(96/100)。结论:注重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临床护理意义显著,通过在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加强饮食、心理等临床护理有助于病情进一步管控,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护理体会

        为深入探究对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采取临床护理发挥的效用,本研究以我院2018.01~2020.01期间的100例患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为例,对其展开分析研究,以下就具体护理内容展开阐述,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18.01~2020.01,探究对象为此时间段收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皮肤病变标准[1];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经医学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有传染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并发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者;自我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者。入选者男女比重51:49;年龄上限、下限80岁、62岁,均龄(66.39±5.28)岁。
        1.2 方法 
        标准护理:在具体护理工作开展期间,要全面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加强患者血糖控制工作,积极落实其他并发症的护理管理。根据患者血糖类型差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计划,针对患者具体皮肤病变位置,配合治疗方法,加强风险管理,为其获得更好的预后。落实相关注意事项,对于皮肤病变者,在护理期间通常采取红外线、局部抗生素疗法以及局部胰岛素外敷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治期间,根据病变范围进行红外线温度、照射时长以及照射次数的调整,规范用药剂量,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限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行为等工作,结合患者病变分类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皮肤病变护理:针对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皮肤干燥、脱皮、皲裂以及瘙痒,要从病房管理角度出发,根据病情变化调节温度、湿度,保证衣着宽松,按时进行洗澡。在皮肤清洁后,及时擦干,做好润肤护理,可以涂抹凡士林、羊毛脂、尿素以及石蜡油等。针对局限瘙痒,可采取炉甘石洗剂;针对泛发性瘙痒者,可予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实施治疗;针对夜间瘙痒严重者,可借助口服药物亦或是镇定剂实施治疗,剪除患者指甲,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伤。
        病菌感染护理: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开展护理,细菌感染护理:在护理期间,要落实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在局部治疗期间,正确使用药物,针对进行外科切开引流的情况,要注重坏死组织的清理工作。全身治疗期间,采取抗生素予以治疗,稳定机体血糖水平,防止痈发生。真菌感染护理:要强化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做好个人卫生管理,避免与动物接触。生活用品分开存放,注重日常生活管理,对长期卧床者,定期进行衣物更换,坚持用药治疗,降低后期出现二次复发的概率[2]。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根据处理病理阶段的不同来对患者进行护理:采取足部按摩方法,缓解出现的受压现象、保护局部皮肤。对于破溃的皮肤,可以采用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感染。

对于愈合形成的结痂,尽量保留,如果有渗出,尽早切痂,去除坏死组织,防止对其他组织造成感染。
        1.3 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效果:从患者痊愈、有效、无效的概率进行分析,痊愈:患者在实施护理后皮肤病变区域完全恢复,无不良事件出现;有效:皮肤病变面积缩小至原来的3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借助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研究计量资料用t验证、平方差说明,计数资料选则以卡方检验,%表示,研究结果以P值说明。
2 结果
        护理效果
        在100例患者当中,痊愈患者概率:51.00%(51/100),有效患者概率:45.00%(45/100),无效患者概率:4.00%(4/10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96/100)。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经护理后皮肤病变都得以良好控制,只有少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需长期规律诊治。
3.讨论
        糖尿病患病人数随生活、饮食等习惯变化呈逐年增多趋势,且易引发数多种并发症,而皮肤类并发症是最为多见且累及人体器官的常发性病症,如皮肤感染、瘙痒症状及糖尿病足等,对患者工作及正常生活均有较大影响。糖尿病皮肤病变致病机制目前临床并未有确切的结论,但大量研究显示,该病与动脉硬化、代谢紊乱及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因糖代谢异常,使机体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吸收,能量供应不足,致使脂肪过度分解,蛋白质代谢丧失既有平衡,最终引起营养障碍及皮肤组织正常菌群受损等问题,进而诱发感染。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除对血糖实施积极控制外,亦要结合患者皮肤特点开展个性化及目的性计划,以降低或是防治并发症,减轻身体不适,实现预后改善效果[4]。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个性化护理后,100例患者护理有效率达96.00%(96/100),提示护理干预可促进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皮肤病变护理、糖尿病足护理及病菌感染护理,患者对糖尿病足有更为全面、深刻的印象,知晓长期、规律用药的必要性及重要价值,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以稳定、安全度过感染期,重塑诊治信心,避免亦或是降低了截肢率,应用可行性强[5]。
        综上所述,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在加强皮肤病变护理的同时,使得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更好的控制,防止病情发展,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何皖, 庞晴, 杨晓清等.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38(3):1353-1357
[2]吴方来, 汪四虎, 黄大祥等. 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27(11):825-828
[3]魏政禹.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36(2):129-129.
[4]傅亚红, 沈鸣雁. 一例糖尿病足并发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34(12):1149-1151.
[5]章琳, 郑静, 陈雅茹. 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患者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灶切除术后创面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8):676-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