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方许凤
[导读]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至2020年间2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探讨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对患者实施的各项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科接受急救和各项护理措施后,愈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祸外伤等造成的颅脑越来越多,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给医院急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我们对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这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8~57岁。其中车祸18例,坠落伤5例。
        1.2临床表现 颅脑损伤因受伤部位与严重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轻型颅脑损伤,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或言语不利等,重型损伤则会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症状。当颅脑的顶叶、脑干、视神经等部位损伤时可出现对侧偏瘫、感觉异常、听力障碍、视力异常、吞咽困难,甚至引起长期昏迷、高热、抽搐、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暂停。
        2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急性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及中枢性高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康复期注重补充能量促进机体康复、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做好护理工作是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分为:急性期护理及康复护理
        1.1急性期护理  ①由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监护病房,使用监护仪器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四肢活动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要保持环境安静。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情况: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并正确区别术后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瞳孔:瞳孔正常直径为2~5mm,双侧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否则可能提示有脑疝发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厦,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必须密切注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如果早期发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病情,配合救治。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误吸的发生,保持正常通气,确保有效供氧。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的指导呼吸管理。对缺氧状态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应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对持续昏迷,咳嗽能力减弱,继发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应行气管切开术,给予面罩吸氧,把好无菌操作、气管内滴药、及时正确吸痰三关,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④降低颅内压 颅脑损伤病人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病人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

对于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结合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可以预测是术后出血还是脑水肿,一般颅术后出血易发生在24小时内,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达高峰,因此,在术后3天之内监测颅内压很有意义,如颅内压升高,经一般治疗产能降低时,可进一步采取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辅助检查寻找原因,以决定是脱水治疗或进行手术减压。⑤适当抬高头部,避免前屈、过伸、侧转,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轻稳、仔细,以免刺激病人而引起颅内压剧烈波动。适当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准确收集记录每日尿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各种脱水剂的治疗应力争做到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⑥控制中枢性高热 颅脑损伤病人往往累及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很高,势必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应将病人置于易于散热的环境下,室温保持在22℃左右为宜,于高热病人的头部、颈部、腋部、腹股沟等部位放置冰块,或用温水擦洗上述部位以行物理降温,或应用医用控温毯。同时行动态体温监测,必要时可采用冬眠疗法,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2.2康复护理 当病人病情稳定,护理工作重点进入康复护理阶段。补充能量,促进机体康复中心伤后一周内,由于病人病情不稳定,消化功能紊乱,不宜进食,或不宜正常进食,主要是通过静脉给予胃肠外营养,一周后,病人病情多开始稳定,能够进食,这时应遵循定时、定量、由少到多、由稀到干的原则。昏迷的病人可行鼻饲,每次鼻饲前要抽取胃液,观察其色、量及性状,鼻饲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及大便情况。如出现腹胀、呕吐,抽出胃液为血性或解出大便呈柏油样,抽出胃内容物超过150ML,应立即禁食,并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肢体活动受限伴有意识阻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下降,机体免疫力减弱,极易并发褥疮和各类感染。因而决不能忽视基础护理。室内空气应保持洁净,减少探视,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严格无菌操作。胃管、导尿管不宜留置过久,口腔护理每日晨、晚各一次。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的原则为:既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心身兼治,医患患合作;又要方法有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要注意床上被动功能锻炼,耐心地指导教会家属对病人完成患肢解屈曲与伸展、内收与外展等动作。待拔除气管套管及胃管后,要抓紧下床活动,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四、综合康复训练 自理训练: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鼓励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己进食,自己刷牙,培养自信心。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给予持续夹管,定时放尿,以锻炼其收缩功能,为拨管做准备。在出院前将有关具体的护理理念,护理方法,作为出院康复指导的重要内容传授给病人及家属,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增强康复欲望及自信,而不会延误康复治疗的时机,并及时从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
        3结果
        23例颅脑损伤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神志转清,愈后良好。
        4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抢救治疗须争分夺秒,护理措施准确,及时迅速。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燕,刘英.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68例.中华现代临床医学,2004,(2)7:1039.

2周玉娟.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评价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8:34.

3丹金秀,李淑迦,王军.1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