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 血栓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期   作者:谢雅娜 陈宝玉 陈雪玲
[导读]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由于各种原因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护理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由于各种原因血液非正常的在静脉腔管内凝结形成血凝块,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发展为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的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据研究表明[1],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经证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发生率为42%~57%。一旦形成不但加重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影响。因此,预见性护理尤为重要。近年来,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现就综述如下。
1预见性护理定义
        预见性护理也称超前或预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2]。
2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应用
2.1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DVT发生
        李如芝[3]通过总结56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得出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减少术后DVT的发生率。
2.2预见性护理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班洁勤等[4]通过探讨,得出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张瑛等[5]通过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3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护理干预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评估,筛查高危人群
        预见性护理是应用于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找出诱因和危险因素,分析潜在的护理问题,拟定出最合适的护理措施。DVT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滞、静脉壁损伤。而年龄、瘫痪、性别、制动、肥胖、既往DVT病史、创伤、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术中应用止血带、吸烟等,肢体活动减少,静脉回流不畅,继而诱发DVT[6]。高克霞[7]在分析骨科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DVT的护理效果中,应用威尔森评分法进行相关危险评估。危险因素越多,发生DVT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工作,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3.1.2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对自身病请的不了解,加之担心手术之后的康复效果,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我们针对患者具体心态,认真倾听患者的述说,讲解手术目的、必要性及简要过程、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情况耐心反复宣教直至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成功病例的“模范效应”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术中护理
        注意患肢及非手术裸露皮肤的保暖,手术室调节至合适的温湿;注意捆扎止血带时间,避免时间过长;避免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注意保护血管;术中操作避免拉钩长时间或过度牵拉大动脉,以免损伤静脉内膜。王秀梅等[8]对5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认为术中预见性护理避免了不良操作对机体的损伤,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机体的恢复速度。
3.3术后护理
3.3.1体位护理
        DVT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血流缓慢,高发期是术后24h内,应尽早预防。因此,术后应使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上20~30cm,利于血液回流,避免过度屈膝或膝下垫枕,以免压迫腘神经,影响静脉回流。定时翻身,每1~2h翻身1次,避免皮肤压疮,卧床期间应多做深呼吸、咳嗽锻炼,预防坠积性肺炎。
3.3.2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温、颜色、肿胀程度、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足背动脉搏动等;定时测量并记录好患肢周径变化。

注意监测疼痛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3.3疼痛护理
        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会致使患者出现的情绪、睡眠紊乱等症状,使患者生理、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医护人员根据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9]。尽量保持环境舒适、安静,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营造成良好的病房氛围,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10]。
3.3.4功能锻炼
        掌握适当的锻炼时机有利于患肢的早期恢复,能使功能恢复到最佳的程度。李静等[11]研究结果显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少术后DVT的发生。徐东梅等[12]通过研究,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早期运动有助于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减轻血液淤积、肿胀,延长凝血时间。因此,早期进行被动和主动锻炼是至关重要的。
        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行主动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防止DVT形成;术后6h,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腓肠肌挤压等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2d,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和关节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②臀肌收缩运动③髌骨推移运动,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原有功能锻炼,行①直抬腿,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消除肿胀;②床边抗重力伸膝,双腿交替进行,增强股四头肌力量;③行曲髋活动,活动时避免曲髋>90°,训练时强度标准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协助患者下地,应有医护人员在场[。锻炼原则是以不超过耐受范围、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4小结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非常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致死的肺栓塞,很多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发生,而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但目前研究多为回顾性调查研究,缺少风险评估工具。建议有更好的风险评估工具,采取不同措施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明确预见性护理措施的确切效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能促进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应引导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参 考 文 献
[1]谢煜,任冰,刘云.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6):667-670.
[2]毕少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06):754-755.
[3]李如芝. 56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8):205+209.
[4]班洁勤,黄秋霞,陈松,黄美秋.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9):1689-1690.
[5]张瑛,商月娥,杨新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1):80-83.
[6]李传玉,刘静.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69-71.
[7]高克霞.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6):160.
[8]王秀梅,黄世敏.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6):132-134.
[9]王卫友,杨益民,李雪武,等.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24):4597-4599.
[10]周晓琴.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223+229. [26]李静,马彦.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0):6341-6342.
[11]李静,马彦.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0):6341-6342.
[12]徐冬梅,陈文月,经蕙薪,刘欣欣,戴涟生,袁凤来.早期运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1):1392-1396.
作者简介:谢雅娜(1991-),女,福建省漳州市,护师,大专,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