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肺结核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课题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为基本组和讨论组,予以基本组(n=40例)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讨论组(n=40例)连续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讨论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基本组,差异具有较大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临床常见疾病,多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发。发病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盗汗、胸痛、咯血、疲乏等临床症状,如未尽早接受治疗,不仅会造成永久性肺损伤,甚至还会波及其他重要脏器,如肝、肠、子宫,以及卵巢,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经对比分析,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计80例进行课题研究。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基本组与讨论组,每组40例。基本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33~65岁,平均年龄为(47.38±5.41)岁。讨论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32~66岁,平均年龄为(47.51±5.32)岁。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基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讨论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健康宣教:治疗依从性的高低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医院可定期开办健康讲座,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预后效果等内容,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而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治疗干预:用药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减用药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向患者说明服药时的相关注意事项,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在治疗时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免出现紧张、慌乱等情绪,同时还应向其发放我院自制的药物不良反应手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③心理疏导:因疾病干扰,部分患者容易在治疗期间产生抑郁、暴躁、焦虑、烦闷等情绪,再加上用药后易发生食欲不振、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会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详细讲解既往的成功案例,使患者意识到肺结核是可被治愈的,进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另外,如果在治疗中遇到年龄偏大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详细告知肺结核的危害,以免其危害自己的同时危害家人、朋友,促使患者对该疾病产生畏惧之心,积极投身于治疗当中。④家庭支持:家庭干预对于肺结核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属不但需要给予患者物质支持,同时还要给予其精神支持,尽量抽时间陪伴患者,监督治疗的同时,还要不断鼓励患者,使其坚定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护理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展开调查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统一使用软件 SPSS 23.0 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基本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3.37±1.0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47±4.69)分,与讨论组相比,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讨论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显著,与基本组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分)
.png)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肺结核多采用化疗的方式,但在毒副作用大、治疗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还会干扰其生活质量。据王飞、李海芹等学者[2]研究指出,护理干预和治疗依从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肺结核治疗中,如果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患者依从性的提升产生积极效果。
护理后,讨论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基本组,差异具有较大意义,P<0.05。研究说明:健康宣教、治疗干预、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措施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肺结核患者获得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稳定患者的治疗情绪,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进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其生活及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陈萍,何菁菁,余丽蓉, 等.营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4):307-310.
[2]王飞,李海芹,李春红.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干预对策[J].河北医药,2019,41(6):929-932.
作者简介:张莹(1992.01-),女,汉族,籍贯:江苏扬州,本科学历,职称:护师,研究方向: 肺结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