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我国古代医学《黄帝内经》和华佗的《中藏经》中已有记载,被称为“淋”、“石琳”和“砂淋”,表示经尿道排出砂石。那么肾结石的发生原因有哪些?如何开展护理工作?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以草酸钙结石最常见,发生于肾盏、肾盂或输尿管。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肾结石可引起泌尿道直接损伤、梗阻、感染或而形变,这些改变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继发炎症和梗阻程度等有关。有些肾结石多饮水就可自行排出结石,有些肾结石采用多种方法也未必能取尽肾结石。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肾结石的发病率为1%~5%,南方地区高达5%~10%,男女发病比例为3:1,上尿路结石男女比例相近,下尿路结石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好发年龄在25~40岁。
2.肾结石的发生原因
(1)代谢异常:形成尿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加: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或胱氨酸排出量增加。尿液pH改变:在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酶铵及磷酸盐沉淀;在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晶。尿中抑制晶体形成和聚集的物质减少,如枸橼酸、镁等。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2)局部病因:尿路梗阻、感染和尿路存在异物均是诱发结石形成的局部因素。而结石本身也是尿路异物,后者会加重梗阻与感染的程度。
(3)药物相关因素:药物引起的肾结石情况较少,占1%~2%。相关的药物分2类:一类为尿液的浓度高而溶解度比较低的药物,如氨苯喋啶、硅酸镁和磺胺类药物;另一类为能够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如乙酰唑胺、皮质激素等。
(4)诱发因素:气候因素、夏季时发病高峰,水分摄入量、水分摄入不足可导致尿液浓缩,饮食因素、过量食入动物蛋白、钠、钙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3.肾结石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1)多饮水,每日饮水2500~3000ml,可根据出汗量适当增减饮水量,促进排石。
采取有效体位,促进排石: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若患者无全身反应及明显疼痛,可以适当活动,变换体位,以便增加输尿管蠕动、促进碎石排出。
(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搬运、翻身、活动时不要牵拉造瘘管,以防脱出;
防止逆流:引流管的位置不得高于肾造瘘口,以防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
保持通畅:不要压迫、冲洗、折叠导管;定期挤捏,防止堵塞;
观察记录:观察血尿及血尿量,以了解是否有术后并发症。
(3)术后一段时间后尽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年老体弱患者应尽量延缓下地活动的时间。
(4)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分紧张。
4.肾结石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肾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高,肾结石治疗后在5年内约1/3病人会复发。因而采用合适的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
(1)大量饮水: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随尿液排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勤解小便,以达到冲洗尿路,防感染的目的。
(2)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饮食,应限制浓茶、菠菜、芹菜、甜菜、葡萄、草莓、巧克力等食物的摄入。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应限制钙摄入,钙含量高的食物有豆制品、海鲜等。
(3)高尿酸者要低嘌呤饮食,避免吃动物内脏,少吃鱼和咖啡等,防止结石复发。
(4)限制钠盐、蛋白质的过量摄入。
(5)鼓励清淡饮食、忌辛辣,多食蔬菜及含水量大的水果、如西瓜、柑橘等。
(6)增加粗粮级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5.肾结石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大量饮水: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保证排尿通畅。
(2)特殊性预防:在进行了完整的代谢状态检查后可采用以下预防方法。草酸盐结石病人可口服维生素B6以减少草酸盐排出;口服氧化镁可以增加尿中草酸盐的溶解度;尿酸结石病人可口服别嘌醇和碳酸氢钠,以抑制结石形成;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必须切除腺瘤或增生组织;有尿路梗阻、尿路异物、尿路感染或长期卧床等,应及时去除这些结石诱因。
(3)适量运动:推荐成年人每天进行至少相当于快步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养成运动的习惯,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肥胖者要进行饮食和运动的双重控制,把体重减到正常范围内,以减少患各种代谢性疾病和慢性病的风险。
(4)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复诊:定期进行尿液检查,检查有无复发及残余结石情况。若出现剧烈肾绞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血尿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因为已进行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不重视身体情况。
综上所述,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能是多种影响因素所致。文章介绍了肾结石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总结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及饮食注意事项,希望为患者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加快病情恢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